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第三届“健康中国•血管健康周”正式启幕
2025年07月19日 20:3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9日电(汤彦俊)日前,“第三届健康中国•血管健康周暨AI赋能医疗新生态启动仪式”成功举行。多位血管外科领域权威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科技创新与跨界协同,旨在搭建政府、行业与企业多方对话平台,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的新模式,推动血管健康管理生态系统全面升级,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地。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先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陈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伟国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伟教授,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结构性心脏病与主动脉事业部全球总裁Nina Goodheart,以及美敦力中国区结构性心脏病、主动脉及周围血管健康业务副总裁黄芳女士、美敦力大中华区企业事务及传播副总裁曹珊女士、美敦力大中华区信息技术副总裁孙晓宇先生等嘉宾出席现场。嘉宾们围绕AI如何助力血管疾病的智能筛查与精准治疗、提升诊疗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患者体验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构建可持续、智能化医疗新生态的路径与实践。

  活动现场,任鸿斌会长与美敦力高管Nina Goodheart交流,双方讨论了美敦力推动全球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工作、科技与中国临床科研产业对接实践,及其提出的“智慧医疗生态图谱”和“全球健康创新转化路径”构想。任会长指出,这些构想契合链博会加速先进医疗技术在华转化的目标,同时希望美敦力持续参与链博会平台建设,协同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共同推动全球健康共同体建设。

  Nina Goodheart女士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医疗格局,推动医疗迈入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新时代。它不仅显著提升诊疗效率,更为主动脉疾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等复杂病种带来更高效、精准的干预路径。例如,在腹主动脉腔内介入修复术(EVAR)中,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提高术前规划效率,优化手术方案;术中融合影像导航,识别内漏;术后对患者内漏发展行预测,优化患者随访管理,提升临床结局。将经验性治疗转化为更科学、更精准、更安全的数据驱动型治疗。作为全球医疗科技的引领者,美敦力始终致力于将前沿技术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推动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本土化落地。中国是美敦力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我们高度重视其在技术创新、政策协同和医疗公平性方面展现出的独特优势。未来,美敦力将持续深化与本地政府、行业及医疗机构的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陈忠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医疗体系,从辅助诊断到术中导航、从随访管理到风险预测,为构建高效、精准、可持续的健康服务体系注入新动能。在‘健康中国2030’和‘数字中国’战略引导下,智慧医疗已从理念走向实践,医疗模式也正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数据为支撑的全周期管理转型。我们有责任把握这一趋势,推动AI技术与血管疾病诊疗深度融合,让技术真正服务临床、惠及患者。”

  在今年“血管健康周”的重点议题中,主动脉疾病的早筛查与精准干预受到广泛关注。以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为代表的主动脉疾病因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数据显示,全球65岁以上人群中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高达8.8%,在中国潜在患者约为2000万;胸主动脉B型夹层每年新增病例超7万,发病后死亡率以每小时1%的速度上升,三个月可高达90%。

  为应对此类高致死性的血管病变,临床上正逐步从“被动抢救”转向“主动干预”,以TEVAR、EVAR为代表的腔内介入手术已成为重要治疗选择。该技术通过低创伤方式将覆膜支架精准植入病变区域,有效封堵病灶、隔离瘤体,显著降低破裂风险,为主动脉疾病患者,特别是高龄及伴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提供了更安全、可及的治疗路径。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也正加速推动主动脉疾病从“经验医疗”迈向“精准医疗”。AI驱动的影像识别支持快速筛查与风险预测,便携超声与可穿戴设备增强了居家监测能力,机器人辅助手术则提升了治疗精度与远程操作潜力,逐步构建起贯穿筛查、评估、干预和随访的智能闭环体系。

  符伟国教授表示:“主动脉疾病的高致死性提醒我们必须将防治前移、以科技赋能。当前,以腔内介入为代表的低创伤治疗方式正持续重构救治路径;而AI、智能监测与影像识别等前沿技术的融合,正在让主动识别、高效干预从理念变为现实。未来,应加快推动这些先进手段在临床的标准化、体系化应用,为更多高风险人群构筑起高质量、全流程的生命防线。”

  在“血管健康周暨AI赋能医疗新生态启动仪式”上,美敦力携手血管领域专家,汇聚多方智慧与资源,围绕从早筛早治到术后管理、从临床实践到数字联通的全流程协同,正加速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普惠的血管健康管理新体系。借助链博会这一聚焦全产业链协同的平台,血管健康管理的“链式重构”正在加速落地。

  郭伟教授表示:“我们正处于技术、政策与临床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主动脉疾病的诊疗正从‘人工判断’迈向‘智能决策’,AI与大数据正在助力病灶识别、术前规划及方案标准化落地,显著提升效率与一致性。未来的血管健康,不仅依赖器械进步,更依赖‘器械+AI+临床’的系统协同,实现科技与医疗的深度融合。

  黄芳女士总结道:“今天的活动不只是一个启动仪式,更是我们专注血管健康、守护生命通道的又一次实际行动。美敦力正以AI驱动创新,升级诊疗模式。在泛血管治疗领域,我们建立了覆盖术前评估、术中导航到术后管理的全流程AI辅助路径,切实提升治疗效率和精准度。我们正携手本土AI医疗创新伙伴,合力加速这个领域的数字化和AI转型,让中国患者获得更精准、可及的高质量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以科技为引擎,与生态伙伴共建智慧医疗新格局,让AI真正赋能临床、守护人类健康。”(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