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5日电(陈静 周小晓)记者15日获悉,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沪青医脉·同心共筑”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整理、真人访谈等方式,于青海省、上海市两地开展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实践团以医疗援建为切入点,全面梳理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成果,深入挖掘当地人民幸福感、满足感持续提升的深层原因,进而研究可持续帮扶路径,推动优质资源精准落地,助力青海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实地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医院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成果斐然:CT、高压氧舱、远程会诊系统等现代化设备有序运转,诊疗区域布局合理、环境干净整洁,功能分区清晰明确,患者就医动线流畅,援建成效一目了然。
相关数据显示,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年门急诊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提升。据院方介绍,该院借助上海援青干部的倾力帮扶,将先进技术“带土移植”,系统引入上海管理经验,让诊疗流程更加规范高效,医疗质量得以持续改进,民众就医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尤其是在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精准且持续的帮扶下,医院不仅在基础设施升级、健康宣教普及以及急诊急救体系完善等多方面取得巨大进步,还成功晋升三级乙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一踏进青海省中医院,实践团成员便被这里蓬勃发展的景象所吸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实践团指导老师林勋三年来的悉心引领。在学科建设上,青海省中医院“高原中医”特色凸显,新增多类省级重点专科、多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新设众多专病门诊,出版多部专著、拍摄多部宣传片;科研人才领域获2项国家级课题立项,与省外合作并外派百余人进修;医疗援青有创新举措,技术“扎根留痕”。
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圆满返沪,实践团成员随即开展深入采访。通过一对一交流,实践团成员既获悉援青工程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成果,也挖掘出诸多感人故事。上海第五批援青医疗队领队、果洛州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峰称,看到果洛医疗事业发展深感欣慰。果洛医疗关乎民生、百姓生死,是国家要事。他希望后辈精益求精,钻研医学理论、普及医疗知识,保障全民健康,期待果洛医疗更完善,未来绝症被攻克,人人享医疗福祉。上海第五批援青干部、果洛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执行主任王璐回忆:“在果洛,我们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攻克诸多医疗难题。看到患者因治疗重获新生,成就感难以言表。”他还分享,援青期间与上海后方医院紧密合作,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医院科研水平,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作为当代中医药学子,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把在青海省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前行的动力,积极传播医疗援建的先进经验和感人故事,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伟大事业中来。同时,实践团也将持续关注医疗援建的后续发展,深入研究可持续帮扶路径,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