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6日电(记者 姜煜)赫力昂携手健闻咨询与慧涧联YEO,16日在上海发布《2025中国消费者主动健康洞察报告》。
报告指出,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大众健康意识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转变,然而,“知易行难”这一知行鸿沟仍普遍存在。为系统解析这一鸿沟背后的成因与破解路径,本报告基于对中国消费者从意识认知、健康行为及环境资源三大维度的切入,深入梳理影响主动健康的核心驱动与阻碍因素,系统描绘了消费者主动健康的现状图谱,旨在为促进主动健康理念落地提供前瞻洞察与科学依据。
赫力昂副总裁、企业事务部负责人傅悦在发布会上表示:“赫力昂的使命是‘以人为本,提升每日健康’。我们致力于帮助更多人跨越健康障碍,获得更好的生活。通过支持专业机构展开科学调研以获得对人类健康的深刻理解,从而帮助大众克服生活中的健康障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之一。希望这份洞察能为政策制定者与行业伙伴提供决策参考,共同推动健康公平,让提升‘每日健康’从口号变为每个人的现实。”

为践行上述使命,今年的报告在去年报告勾勒出的主动健康人群画像的基础上,从“看见差异”到“理解动机”再到“行为指导”,一方面深入剖析影响消费者主动健康行为的驱动与阻碍因素,引路八大人群实践主动健康。另一方面,报告结合居住地(高/低线城市)与收入水平两大维度进行交叉分析,以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公平公正原则,为政策制定者与行业伙伴提供决策参考,最终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广泛的人群与社区。
“高认知、低行动”“重治疗、轻预防”——两大核心矛盾发现,直面消费者健康痛点
《2025中国消费者主动健康洞察报告》围绕主动健康的三大代表性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与疾病治疗,对受访群体展开了系统性的洞察,数据显示,近七成(68%)的受访者健康认知达到合格标准,显示出良好的健康认知水平。
但调研结果也反映出当前大众健康仍面临多重负担: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慢性病发生率和短期感染风险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知晓率仅约为实际患病率的四分之三,意味着大量患者已处于疾病中却不自知。
调研进一步发现,近三成受访者呈现出典型的“高认知,低行动”特征,这种现象在学历为大专及以下、身处四五线城市的人群,以及宝妈、新银发族、职场年轻人等特定群体中尤为突出。究其根源,内在动机不足、外在人际支持与社会资源的双重匮乏,以及现实中时间压力和经济负担等客观限制,共同构成了阻碍他们将健康知识付诸实践的壁垒。
报告揭示的另一大核心矛盾,则体现在大众主动健康行为的结构性失衡上。研究结果显示,主动健康主要由生活方式(41.4%)、疾病预防(35.6%)和疾病治疗(23.3%)三大代表性行为构成。其中,维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主动健康的核心支柱,其影响力相比针对具体疾病的干预措施更具决定性与长期性,是从根本上提升大众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然而,调研结果却清晰地表明,当前大众更擅长应对已发生的疾病,而非主动进行前置性的健康管理,整体呈现出明显的“重治疗、轻预防”状态,这无疑为未来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点-线-面”三位一体,深度解码主动健康之路的动因与阻碍
调研结果显示,大众主动健康行为的实现,受到个体认知、人际支持和外部资源三大核心因素的驱动,呈现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立体驱动模式。
这一模式的基石,在于个体的“点”——即个人健康认知。数据显示,知识储备对健康行为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当健康认知水平从“及格”提升至“优秀”时,个体主动健康行为的合格率随之从39.4%大幅跃升至56.5%。在此基础上,连接个体的“线”——人际支持网络,则为健康行动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无论是家人朋友的督促、社群活动的积极参与,还是社交媒体的正向反馈,都能有效强化行动意愿。最终,这些“点”和“线”的有效运转,离不开一个广阔的支撑“面”——即完善的外部资源,它涵盖了“15分钟生活圈”内的健身设施、普及的医疗服务,以及个人可灵活支配的时间与收入,共同构成了主动健康之路的坚实土壤。这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主动健康行为的实现。
然而,主动健康理念在实践层面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为探究其根源,报告以“健康饮食”“规律作息”“运动健身”“补充营养”“及时就医”这五大核心健康行为为切入点,对普遍存在的“知行鸿沟”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困境进行了系统性剖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饮食方面,居住条件限制(如缺乏厨房,影响率达26.7%)、工作忙碌(19.3%)以及频繁应酬(15.8%)是影响实践的主要障碍。影响规律作息的首要因素并非加班或应酬,高达38%的受访者将其归因于压力和焦虑。在运动健身方面,最大的阻碍也并非“没时间”(影响率仅0.3%),而是缺乏运动伙伴(22.2%)。在营养补充方面,多数人“优先为家人购置产品”(影响率39.3%)而忽视自身需求,不良购买体验(19.4%)和产品信任度低(16.2%)也显著阻碍消费意愿。及时就医行为的主要障碍包括对疾病的担忧(21.3%)、对检查的恐惧(15.7%)以及对症状的轻视(15.7%)。报告特别指出,职场年轻人、中青年丁克及新银发女性群体,在多项健康行为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
从“点-线-面”的驱动模型到具体健康行为的重重阻碍,本次调研深刻揭示了主动健康之路的复杂性与多维性,要真正弥合“知行鸿沟”,需要个人、社会与相关机构的多方协作:既要强化个体健康认知之“点”,也要编织紧密的人际支持之“线”,更需夯实便捷可及的社会资源之“面”,推动健康实践不仅要构建理想的支撑体系,更需洞察并解决那些深植于生活、工作与心理层面的具体困境,只有正视这些挑战,才能让主动健康从理念真正走向全民实践。

在发布会圆桌讨论环节,傅悦表示:“赫力昂通过持续参与‘骨动中国’‘健齿中国行’等公益行动,将专业知识融入健康城市和社区规划,与公共卫生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放大健康传播的社会效应,让每一位公众受益。”
赫力昂中国营养健康事业部总经理贺亚军表示,赫力昂致力于提供“更可信、更简单”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坚持循证科学,打造可信赖的产品;另一方面开发小程序等便捷自测工具,将健康洞察转化为消费者的实际行动,让主动健康触手可及。
赫力昂中国医学科学事务部负责人党焱强调,主动健康行为和产品选择都必须以科学为内核,面对信息碎片化的挑战,赫力昂以可信赖的科学为基石,不仅对产品进行全流程科学评估,确保所有宣传与科普信息均有据可查,更积极携手医学专家与权威机构,为消费者每一次安全、有效的选择提供坚实支撑,搭建信任的桥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