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2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2日在此间获悉,相关跨国药企研发的肺纤维化创新疗法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博优维®(通用名:那米司特片)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
这是十年来首个在III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并成功获批的IPF治疗药物,打破了该领域十余年无新药获批的僵局,标志着IPF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悉,中国实现了博优维®全球同步研发、同步注册、同步获批,真正实现了“零时差”惠及中国患者。
博优维®是一款口服PDE4B抑制剂,选择性抑制PDE4B同工酶。在人体中,PDE4B同工酶在肺中高表达,并与纤维化和炎症过程密切相关。通过抑制这些通路,博优维®展现了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效果。
此次在华获批是基于博优维®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的积极结果,该试验是IPF治疗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博优维®治疗组的患者在第52周时用力肺活量(FVC, ml)较基线的下降显著减少,达到了主要终点。
博优维®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特征,单药治疗时停药率与安慰剂相当。博优维®有望解决患者因耐受不佳导致停药这一关键临床未满足需求,成为IPF患者潜在一线治疗选择。
作为一种严重的致死性肺部疾病,IPF的典型症状为肺纤维化程度持续增加、肺功能持续下降、呼吸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IPF的自然病程多变且无法预测,预后不佳,患者在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约为3年,5年生存率更是低于多种常见癌症,因而常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目前,IPF直接的致病途径尚不明确,治疗手段一直十分有限。
中国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徐作军教授指出,作为十年来首个在III期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的IPF创新疗法,那米司特不仅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兼具良好的耐受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期待这一创新疗法能尽快惠及更多患者,为肺纤维化疾病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企业大中华区人药业务负责人陈文汉表示,自企业首个抗纤维化药物维加特®上市以来,其深刻理解IPF患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困境。博优维®的获批为中国医生和患者提供又一个强有力的治疗武器。企业方面将继续与各方紧密合作,全力推进该产品的上市准备和可及性工作,让更多肺纤维化患者早日从这一创新疗法中获益。(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