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7日电(郑莹莹)“随着创新疗法的不断出现,‘晚期’‘转移’不再等于‘终末’”,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乳腺及泌尿肿瘤专科主任王碧芸日前说。

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受到关注。日前,《健康有心——乳腺癌心理关爱手册》在第五届癌症患者康复支持大会上发布。该手册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主导、吉利德中国资助,从患者、亲友、医护人员和康复组织四个角度切入,在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中,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提出指导和实用性建议。
王碧芸就患者治疗等相关话题讨论时指出,创新疗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选择,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让患者治疗的耐受度更好。
患者的临床症状已经可以有效缓解,但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指出,在治疗之外,如何看到并响应乳腺癌患者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发声。
“在乳腺癌患者群体当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比普通人更高,患者及其家属所承受的压力和他们所表现的心理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从院内专业科室干预、院外患者组织承接、以及身边亲友互助中,给患者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