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第四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揭晓最终名次
2024年12月01日 13:2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1日电 (记者 王笈)经过近3个小时激烈角逐,第四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近日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揭晓最终名次。乌列热获一等奖,方智、范雪妍获二等奖,李庚、沈正浩、曹一轩获三等奖。

  “从2018年第一届的六七个国家的600多名选手报名,到今年第四届比赛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362名选手至官网注册、907人报名,这其中的巨大变化,是因为赛事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参与度都有了大幅提升。”比赛评委会主席、上音院长廖昌永表示,随着中国艺术歌曲“体系化”建设走向纵深,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赛事,在国际上的品牌“标识度”正逐步彰显。

一等奖获得者乌列热。 主办方供图
一等奖获得者乌列热。 主办方供图

  据悉,今年的赛事自9月1日至10月10日接受报名,最终907人报名,在严格的资格筛选后有685人报名成功,进入网上视频初赛。随后,60位选手晋级在深圳举行的复赛,并产生20位幸运儿转战上海,进入终极较量环节。决赛选手需要在A组(包括青主、冼星海、聂耳、施光南、贺绿汀等22位前辈作曲家)和B组(包括叶小纲、关峡、杨立青、陆在易、赵季平等18位当代作曲家)创作的中国艺术歌曲曲库中各选一首展示,随后评委打分。

  蒙古族姑娘乌列热是上音在读研究生,终于如愿以偿挺进决赛并最终获得一等奖。“我准备了两年多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我准备的成果,是讲中国艺术歌曲的‘咬字’的。作为年轻的歌唱演员,我也期待通过这个平台更多地展示自己,这不仅是我自己职业的需要,也希望能像师哥师姐们那样,不断咏唱中国艺术歌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师从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的夏德奇,曾在金钟奖上吸引了业内不少人的关注。这次他选了施光南作曲的《我的祖国妈妈》、叶小纲作曲的《登高》,“中国艺术歌曲虽然都短小精悍,但很难唱——相比于西方歌剧里的咏叹调,中国艺术歌曲更多是一种内敛的感觉,要很含蓄地去表达。我和石老师一起试了不少艺术歌曲,最终他建议我唱这两首。”

评委合影。 主办方供图
评委合影。 主办方供图

  让廖昌永等评委欣喜的是,今年的比赛选手们在曲目选择范围上比往届更广。“一是大家有意识选择新作品,二是经过这几年的整理和创作,也有更多优秀作品可供选择,除了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也有一些年轻作曲家的作品加入进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他说,随着中国艺术歌曲整理和新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曲目库丰富与传唱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反哺了比赛,带动了赛事水准的整体提升。

  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是上音于2018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艺术歌曲专项国际声乐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它也是2017年上音成立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中心后,推动中国艺术歌曲“体系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今,包括文献整理、理论研究、声乐教学、大师示范、赛事举办、新人扶持等环节在内的“推广闭环”,已能完成彼此赋能。同时,其向全球推广中国艺术歌曲已颇有成绩。

  今年的评委阵容,除了廖昌永,还包括陆在易、赵季平两位著名作曲家,以及来自德国、英国、西班牙和法国的4位国际评委——世界著名声乐合作钢琴艺术家、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原院长哈特穆特·霍尔,自2015年起出任英国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赛艺术总监的大卫·杰克逊,目前担任卡内基音乐厅SongStudio艺术副总监、SongFest联合艺术总监兼钢琴项目总监的钢琴家兼学者哈维尔·阿雷博拉,曾担任巴黎歌剧院副指挥、目前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任教的钢琴家苏珊·马诺夫。(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