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2日电 (记者 王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ARTRA自定艺”12日在上海西岸漩心举办媒体发布暨ARTRA2025公共项目“全球对话”,来自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法国、中国的知名艺术家和策展人共聚一堂,为这个充满年轻力的艺术品牌开启新一轮国际对话。
作为艺术节两年一度的重磅企划,“ARTRA自定艺”于2023年首次正式启动,以多学科、跨媒介融合为特色,开展项目委约与邀请制作,推动舞台艺术与视觉艺术两大领域间的深度对话与发展。2025年,“ARTRA自定艺”再度归来,进一步深化不同艺术领域的无界融合,持续打造独具特色的“通感美学”IP,传递“新空间、新人群、新样态”的核心理念。

ARTRA 2025由艺术项目与公共项目两大板块组成。其中,艺术板块包括3部“上海唯一站”的国内乃至亚洲首演作品——日本媒体艺术家真锅大度与ELEVENPLAY联合创作的装置舞蹈《+1+1+1+》、澳大利亚先锋舞团露西·格林与跨媒介艺术家马蒂亚斯·沙克-阿诺特带来的大型装置表演《钟摆》、日本视觉艺术家高谷史郎领衔Dumb Type打造的全景声光科技舞台《切线》。公共板块则包括汇聚多位知名艺术家和国际艺术节展领军人物的“全球对话”。
艺术项目《+1+1+1+》已于10月25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部全新舞蹈装置作品延续了真锅大度与ELEVENPLAY长期以来在舞蹈、科技与视觉艺术交界处的探索,呈现出一种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流动而多维的舞台与视觉语言。“我们与ELEVENPLAY一同探索时间与结构的主题,尝试将古典音乐的结构与当代表达的节奏相融合,突破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边界。”真锅大度表示,“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汇的项目,我们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希望发现那些能够超越感知边界的可能性。”

艺术项目《钟摆》和《切线》即将于11月13日至15日分别在西岸梦中心·梦工场和YOUNG剧场上演。
《钟摆》是澳大利亚编舞家露西·格林及其舞团与打击乐艺术家马蒂亚斯·沙克-阿诺特共同创作的大型表演装置作品,通过机械运动与舞者表演的对话,探讨时间、重力与存在的本质。39座精密设计的互动钟摆装置构建出一个融合舞蹈、声音与装置艺术的非镜框式舞台,以沉浸式声光体验引领观众踏上一场关于时间与存在本质的冥想之旅。“观众可以从3个不同的视角观看,每个钟摆因其内部的扬声器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每位观众根据他们所在的位置,将会看到或听到一个略有不同的作品版本。”露西·格林如是介绍。

《切线》汇聚高谷史郎30年来在装置艺术、戏剧和现代舞蹈领域的跨界艺术探索,以“阈值空间”为主题,深入探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感知边界,通过精密的光影设计与声场构建,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知觉场域,重新定义“可见性”和“不可见性”的认知边界。值得一提的是,该作采用的音乐选自已故艺术家坂本龙一的最后专辑《12》,其深邃的音乐语言与作品的视觉表达形成巧妙呼应。
自创立以来,“ARTRA自定艺”始终秉持“让艺术成为开放的精神容器”理念。今年公共项目“全球对话”以“视觉、表演与节日”为主题,邀请艺术家高谷史郎、露西·格林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国际艺术节创意总监刘祺丰、法国知名策展人理查德·卡斯泰利,共同开展一场有关艺术节与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的深度对话。(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