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15日电(记者 姜煜)鼎捷数智近日在上海举办“AI升维:掌舵数智未来”新书创想会。鼎捷数智董事长叶子祯当天在活动现场接受采访时,从技术哲学、组织变革、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鼎捷在数智化转型中的战略思考,其核心观点直指一个根本命题: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如何坚守人文关怀与伦理底线,实现科技向善的终极价值。

在这个被数据洪流裹挟的时代,叶子祯以诗人的敏锐捕捉到了技术叙事中缺失的一环。“我们不是在编写代码,而是在谱写人类文明的新乐章”。
去年底,鼎捷数智品牌焕新提出的“用数智实现创想”理念,蕴含着深刻的技术哲学思考。叶子祯表示,“数智”代表数据与智能技术,是时代的技术趋势;而“创想”则体现了鼎捷对人文价值的重视。过去,鼎捷的愿景是“成为软件产业的典范”,如今则升级为“让更多人智慧工作,乐享生活”。这一转变源于对技术本质的重新思考——技术不应仅是工具,而应成为赋能人类美好生活的桥梁。
叶子祯指出,数智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生产力的革新。他提出“一个模型、两种内核、三类智能体”的概念,通过“数字指挥官”智能体、“专家”智能体、“可携式数字分身”智能体的协作,企业员工可以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这种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优化了企业运营效率,更让个体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实现“乐享生活”的愿景。他强调,鼎捷正从单一的应用软件提供商转型为平台化服务商,通过与生态伙伴合作,构建一个开放、协作的数智化生态。

在谈及AI对组织形态的影响时,叶子祯提出了“AI数字分身非替身”的理念。他认为,AI并非取代人类,而是通过“可携式数字分身”成为个人能力的延伸。数字分身的出现将推动组织形态从传统的固态层级结构向“液态组织”演变——组织边界逐渐模糊,成员可以跨地域、跨领域协作,形成动态流动的新型关系。
“未来的职业是多栖的,组织是流动的。”叶子祯举例说明,数字分身技术将帮助个人同时参与多个项目或组织,而企业也能根据需求灵活调配资源。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组织效率,还为全球协作提供了可能。他特别提到,鼎捷近年来持续研发投入的AI“软基建”正是为支撑这种新型协作关系而设计,通过智能体的组合与调度,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高效整合。
面对AI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叶子祯认为,“科技向善”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需落实为具体行动。他提出三个关键方向:坚守底线,科技不作恶,抵制AI技术被滥用于诈骗等非法领域,呼吁行业建立共同的伦理标准;赋能中小企业,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降低AI应用门槛,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优化社会资源分配,借助智能技术整合社会资源,减少重复投入,推动智慧共享。
叶子祯称,鼎捷“智能+”战略发展路径最后要实现“聚天下之智”。他说明了如何通过智能体技术将分散的智慧汇聚起来,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过去无法实现的愿景,如今有了落地的可能。”
叶子祯的分享展现了鼎捷在数智化浪潮中的前瞻性思考——技术不仅是冰冷的代码,更是温暖的人文关怀。从“数字分身”到“液态组织”,从“软基建”到“产学联合”,鼎捷正以开放协作的姿态推动行业变革。而其倡导的“AI向善”理念,则为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唯有以人为中心,技术才能真正赋能社会,实现“创值于无能之处”的理想。
在未来的道路上,鼎捷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以数智技术为笔,书写一幅智慧与人文交织的崭新画卷。(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