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9日电(狄权)近日,第四届长三角信用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商务部相关部门代表、长三角三省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全国信用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国内外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媒体界代表等近300人出席论坛,深入探讨“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共进、因地制宜建设新质生产力”。
本届论坛聚焦信用服务跨区域协同与新质生产力建设需求,发布了一批具有行业突破性的成果。首部《中国全行业信用评价模型研究报告》在论坛上发布。由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为各行业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模型标准体系提供了“指南针”,破解了行业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难题。同时发布首部《跨区域信用合作与协同发展报告》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的成果,并对未来协同发展进行了规划,为全国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现场,“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3.0”版本正式发布,为长三角区域信用建设与数据应用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期,五项长三角信用服务行业团体标准发布。论坛还发布了2024年度“长三角最佳信用创新应用案例”,20个标杆案例从长三角信用实践中脱颖而出,为区域信用体系构建与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长三角经验”。
国内首个“信用执行官俱乐部”正式成立。举行了“2025年度信用人才资质证书”颁证仪式。本次颁证覆盖“信用分析师”“信用经理人”“信用执行官”三个等级,构建完整信用人才体系,为行业发展储备了坚实力量。
在圆桌对话和主题演讲环节,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围绕“信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信用赋能科创企业”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探索信用服务与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创新路径。
此外,长三角信用成果展生动展示了信用建设在跨区域协同、赋能科创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