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十万份餐包温暖上海街头 和善园 “暖城周” 启动
2025年08月26日 10:0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东安路门店店员将现包的包子进行笼蒸(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6日电(记者 缪璐)8月25日,尽管上海持续高温,正午气温高达 38.8℃,但和善园在上海的 130 余家门店前却涌动着阵阵暖流。当日,“暖城周 —— 致敬城市守卫者” 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将在一周内送出 10 万份手工现蒸包子与冰镇酸梅汤,为户外工作者送上关怀。

  凌晨4点的坚守:从揉面到笼蒸,每份餐包都藏着“时间的温度”

  在徐汇区东安路门店,记者看到店员们在店内忙碌,蒸箱中包子热气氤氲,冰柜里酸梅汤排列整齐。店长介绍,店员每日凌晨 4 点到岗,严格按照 “揉面 — 压面 — 醒发 — 包制 — 笼蒸” 流程制作包子,保证户外工作者领到的食物都是热乎的。“揉面得用力,面团才有嚼劲;压面使面皮均匀;醒发时间要够,不然包子会硬;包制时馅料要足,最后蒸 15 分钟,保证‘现做’品质。” 店长拿起刚蒸好的包子,麦香四溢。

  上午 11 点半,距离发放时间还有半小时,门店外已有几位环卫工人在等候。一位环卫工人称:“我负责清扫附近街道,凌晨 4 点多就出门,高温天特别晒,10 点后温度能到 38℃,扫一条街下来,衣服全湿透了。听说这里发包子和酸梅汤,就过来看看。”

  12点整,发放活动正式开始。店员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快递小哥不时停下领取餐包,放入餐箱后便迅速奔赴下一个目的地。此时,一位未穿工服、没有工作证的大叔前来询问能否领取,店员温和回应:“师傅您要什么馅料的?我们优先保障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但您要是有需要,也能领一份。” 大叔拿到餐包后连声道谢。

  在杨浦区彰武路门店,外卖骑手小王(化名)头盔未摘就来到窗口:“能快点吗?手里还有两单没送。” 店员快速递过餐包,小王在店门口树荫下拆开吃了一口说:“正午12点到2点订单最多,没时间吃饭,领份餐包能垫肚子,还能多送两单。”

  午后1点,突然下起暴雨,但嘉定区嘉年路门店前,前来领取餐包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依旧不少。大家撑伞或穿雨衣前来,领取餐包时都会向店员道谢。

嘉定区嘉年路门店口,户外工作者纷纷前来领取餐包(受访者供图)
嘉定区嘉年路门店口,户外工作者纷纷前来领取餐包(受访者供图)

  雨渐小,和善园运营团队来到东安路门店巡店。运营人员表示,筹备时对方案进行了三轮打磨,主要解决 “手工包子现做耗时长” 和 “发放时间冲突” 问题。“早高峰门店要服务上班族,户外工作者也在作业,所以把发放时间定在 12:00 - 18:00,既不冲突,又方便他们午后休息。备货方面,各门店根据每日领取量动态管理,提前预测补货,杜绝‘形式主义’,让公益切实落地,不给各方增添负担。”

  据悉,活动将持续至 8 月 31 日,10 万份餐包将陆续发放给户外工作者。上海和善园负责人陈总表示:“上海的整洁与便利离不开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城市守卫者’的坚守。此次‘暖城周’是我们‘长效关怀’的开端,未来我们不仅会分季节送上关怀,还希望门店能更好地服务户外工作者和社区居民,让这份温暖融入日常,持续传递。” 这场公益活动首日便让温暖在街头流转,体现了户外工作者与公益关怀的双向互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