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0日电(郑莹莹)作为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三届长三角高端产业及金融服务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AI+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对接活动新近在沪举办。

上海市工经联、市经团联会长管维镛在活动上表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涵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上海的产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市工经联紧密联合相关协会,协助上海市经信委进一步推进AI赋能生产性服务业。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副会长俞少俊介绍了促进会在推动“AI+工业服务业”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他表示,促进会牵头制定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数字化转型指南》《生产性服务业工程数字化设计通用要求》等多项标准。
主旨演讲邀请服务业数智化服务商、银行、律所/仲裁院、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从数字化赋能、金融赋能、法律赋能、园区赋能四个方面为参会企业代表带来AI加持下如何实现工业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圆桌环节,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各自企业在AI应用上的特点、心得、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讨论。

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崇明表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和面向大型企业的不同。面向中小微企业,关键要促使企业迈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产品服务要有价格优势,还要易操作。而面向大企业,服务主要是打通企业内各个系统,打破数据孤岛。
据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廖康介绍,企业目前正开发汽车充电桩、光伏储能、智能插座等领域的芯片市场,通过数据积累和算法加持,将免校准功能植入物联网计量芯片中,降低客户生产充电桩、智能插座产品的难度。
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海涛介绍了非标工业品交易平台的复杂性,他指出,公司的发展得益于AI底层技术的成熟,如多模态大模型、开源的图像识别大模型愈发成熟,为公司的底层技术开发节约了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本次活动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主办,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上海市设备管理协会、上海市工具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支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