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25日电(张亨伟)9月25日至28日,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下称“远景”)受邀亮相“生生不息”主题展,用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与“网红垃圾车”远景塑料垃圾艺术车,向社会各界展示人类“新繁荣”的发展图谱。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是上海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高规格国际设计盛会,自2021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汇聚来自全球的顶尖设计力量与前沿成果,成为展示城市软实力与产业创新的重要窗口。今年大会适逢上海荣膺“设计之都”十五周年,吸引了超过3000件设计作品参展,再度凸显其在全球设计界的独特影响力与号召力。
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一场跨越百年的对话
位列展会正中央的“生生不息”主题展,基于东方的“生生”哲学,呼唤一场文明范式的转型——让设计成为修复地球、赋能生命网络的关键力量。展览戏剧性地并置了世界上第一辆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汽车——福特T型车以及远景塑料垃圾艺术车,一始一终,完成了一场跨越120年的深刻对话。
其中,远景塑料垃圾艺术车是展览的重头戏。据悉,这辆曾亮相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主会场的“网红垃圾车”,由世界冠军车队——远景电动方程式车队联合英国设计事务所Lazerian共同打造,以100公斤塑料垃圾为原材料,耗时700小时纯手工制作,1:1还原了电动方程式赛车。以赛车运动为载体,这件艺术品用“反塑”作为主题,旨在喊出下一代对于气候问题的担忧,在全球舞台展现出以远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先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除了从塑料废料的艺术重生中挖掘出的设计生生之理,远景车队的“冠军车队”身份也是策展方选择这辆艺术车的重要原因。作为电动方程式赛场上唯一一支中国背景车队,远景车队曾问鼎2023年FE(Formula E,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年度总冠军。
“远景塑料垃圾艺术车被置于展览动线的终点,与动线起点的福特T型车遥相呼应,寓意着从化石能源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到向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式转型。”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总监及主展总策展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娄永琪表示,远景塑料垃圾艺术车不仅是一件创意作品,更是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象表达。正如展馆200米再生跑道所昭示:可持续不是终点,而是上海引领的生态文明新起点。
在戈壁打造绿色新石油基地:打开人类文明新空间
“没有人想到,我们可以在戈壁荒漠中,打造全球最大的绿色新石油基地。利用戈壁无限的风和光,通过您面前的“电解槽”,将水转化为绿氢,再合成便于储存运输的绿氨,为千行万业,提供绿色工业原料。”
主题展中央,远景自主研制的质子(PEM)交换膜水电解槽也成为关注焦点。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展陈,该装置伫立在一片“沙漠”之上,展现出严酷、最荒芜的环境里,正孕育着人类文明的“绿色新繁荣”。
“PEM电解槽的最大特点,是采用纯水电解,无污染,氢气纯度更高。”远景能源氢能总工程师张健介绍,相比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远景PEM电解槽使用的贵金属载量更低,特殊设计的膜电极及结构设计以及新颖的集成流场结构,使得产品具备装配简便、成本低和耐久性高等特点。
该电解槽是远景赤峰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的核心设备之一。在内蒙古赤峰,远景投建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正将内蒙古戈壁荒漠中生生不竭的风光资源,转化为绿色氢氨醇和生物航油,为人类开创“新石油”时代。今年7月,来自该项目的绿氨被成功用于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标志着绿氨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全球首次应用,成为全球绿色航运发展的里程碑。
娄永琪指出,去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海宣言》提出的“生命网络中的人与自然共协设计”即“生态设计”倡议,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享、共谐和共同繁荣。这里,不仅需要美好的愿望,更要致力于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交互的技术。由于概念、技术和设计的“三领先”,远景PEM电解槽成为“生生不息”主题展“从技术应用到系统修复”板块中唯一入选的能源科技类展品。
无论是以废弃塑料再造的艺术车,还是以绿电驱动的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远景在本次大会“生生不息”主题展的呈现都汇聚为同一条叙事主线——以科技与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式转型。一如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所言:“今天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必将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将为全球带来新的繁荣,这个繁荣是人类命运的共同繁荣,是生态的繁荣,是永续的繁荣。”(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