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三十载深耕“中国智造” 赛诺菲加码投资再彰坚定承诺
2025年10月17日 14:5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7日电 题:三十载深耕“中国智造” 赛诺菲加码投资再彰坚定承诺

  作者 樊中华 汤彦俊

  17日,赛诺菲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的胰岛素原料药项目正式启动。这一总投资额高达10亿欧元的项目,不仅成为国内首个由跨国企业设立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更创造了“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医药工业领域体量最大的投资,是北京市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医药健康产业高地的重要成果。在赛诺菲迎来扎根中国本土生产制造、与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一路同行的30周年之际,这一在华迄今最大单笔投资被外界视为是其长期深耕中国信心十足的积极信号。

  “这项里程碑式的投资再次突显了中国作为赛诺菲关键战略市场的基石地位,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及医疗体系长期前景的信心。”赛诺菲执行副总裁兼制造与供应事业部负责人欧秉德(Brendan O'Callaghan)表示:“依托中国政府持续深化的创新改革,我们正在北京建设赛诺菲全球最先进、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以期为中国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具有深远意义的福祉。该项目不仅将强化我们的制造网络和供应链韧性,更彰显了赛诺菲以敏捷高效的行动满足中国医疗需求的坚定承诺。”

  全产业链布局:让本土需求“有求必应”

  1995年,赛诺菲在北京、杭州建立首批符合国际GMP标准的现代化制药工厂,开启在华规模化生产。30年来,赛诺菲已构建起横跨北京、深圳、杭州三地的生产网络,面向智能化与绿色化,促其在华产能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番北京新基地总建筑面积近60,000平方米,预计于2032年全面建成并投入生产。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表示,四家生产基地各有侧重,承担着不同的生产使命。如第一家北京工厂,是赛诺菲在亚太地区最大的注射剂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糖尿病、心血管、内科、肿瘤及罕见病等领域。同时,该工厂的生物分析及中国药典专家中心为赛诺菲新药注册提供分析方法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快生物新药在中国上市的速度,尽早惠及中国患者。

赛诺菲北京生产基地外景
赛诺菲北京生产基地外景。赛诺菲供图

  在深圳,赛诺菲于1996年设立了国内首家且目前唯一外商独资的疫苗工厂,是中国最先进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之一,年设计产能可达2500万剂,满足中国应对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流感疫情及儿童接种高品质多联多价疫苗的需要。

赛诺菲深圳生产基地疫苗成品
赛诺菲深圳生产基地疫苗成品。赛诺菲供图

  而杭州工厂则是赛诺菲在全球领先的固体制剂制药工厂,产品线涵盖内科用药、中枢神经系统、高血压、心血管、血栓、肿瘤等多疾病领域的超过21种处方药,产品线涵盖内科用药、中枢神经系统、高血压、心血管、血栓、肿瘤等多疾病领域。

赛诺菲杭州生产基地仓库。赛诺菲供图
赛诺菲杭州生产基地仓库。赛诺菲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赛诺菲的三大工厂均凭借其世界领先的智造产线,被评选为当地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与赛诺菲创新药的引入与本土研发、商业运营形成了高效的价值链闭环,让创新尽早惠及中国更广泛的患者。

  谈及主要面向胰岛素生产的第四个新生产基地,施旺说,这项投资是赛诺菲“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它将与已有的北京、深圳与杭州三地的生产基地形成协同,打造覆盖从原料药到制剂的高质量生产网络,更高效地满足中国患者日益变化的医疗需求。

  施旺指出,中国有1.4亿名糖尿病患者,从医学上来看,胰岛素仍然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核心支柱产品之一。在北京工厂既有的产能下,新工厂加码胰岛素生产,一是考虑要更好地在中国建设并深耕胰岛素全产业链发展,服务于中国患者;二是全球胰岛素产能目前也面临一定挑战,希望北京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在未来有一天不仅可以服务于中国的患者,还能将胰岛素出口,服务于整个亚洲和更多的市场。

  据悉,该生产基地将采用高标准的自动化生产、一流的数字化综合管理、可持续的环保标准以确保卓越的生产水准,进一步增强赛诺菲在华供应链的韧性,更高效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本地糖尿病患者需求,不断深化在华的产业链布局并升级创新医疗解决方案,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赛诺菲北京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参考图。赛诺菲供图
赛诺菲北京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参考图。赛诺菲供图

  加速绿色转型:为中国“双碳目标”助力

  在中国迈向“30・60”双碳目标的征途中,赛诺菲始终作为积极的响应者、创新者一路偕行,致力于到2030年实现碳中和,到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目前,三家工厂均获 ISO14001认证。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京新基地不仅将全面采用符合国际顶尖标准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全面融入数字化与自动化技术,运用人工智能(AI)以优化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同时也将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措施,实施包括先进的能源管理、减碳工艺、废水处理及排放管控。赛诺菲对标最高水准,将制造业的“智能”与“绿色”再度升级。

  不仅如此,“绿色化”已如“基因”般融入了赛诺菲的在华发展。当前,赛诺菲已构建起了从包装设计、物流、到供应商协同的低碳供应链,在顶层设计下,上下游实现协同减排。例如北京制药工厂自2023年初起优化包装方案,通过减少印刷颜色和简化工艺控制油墨使用,从源头降低碳足迹。在物流环节,赛诺菲积极推进空运向低能耗铁路运输切换,同时结合冷链串点、工厂直发等运输方案,有效缩短配送路径、提升效率,全年减排超过500吨二氧化碳。此外,赛诺菲还在可持续包装材料替代上不断推进,并协同供应商优化包装设计与物流网络。据悉,深圳工厂自2027年起将移除其所有疫苗的预成型塑料包装(泡罩包装),旨在到2030年减少55%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生产运营上,赛诺菲也始终向“绿”而行。例如在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上,北京工厂2023年已实施6吨节水建议,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600吨;在提升可再生电力使用上,赛诺菲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使用,北京、杭州、深圳三家工厂去年共减少碳排放量16,657吨。

  此外,赛诺菲在杭州制药厂建设起了“绿色生态花园”,由报废的木托盘加工而成的地板和种植箱、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自感应灌溉系统、生态堆肥设施和太阳能灯等,成为现代化工厂与生态多样性融合发展的“样板间”。

  回望四十余载在华发展路,赛诺菲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与中国同心同行的医药行业创新引领者和链接者。谈及赛诺菲伴随“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三十年变迁,施旺表示,我们相信,任何一个跨国企业想要深耕中国,一定是在创新,只要将研发、生产、供应链等整个生态都积极地深扎于此,就能在中国迎来更长远的发展。(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