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3日电(姜超 许婧)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坛20日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
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闵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出席论坛并致辞。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德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黎声应邀作专题报告。
闵辉在论坛致辞中指出,举办“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坛”是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他总结介绍了上海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通过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从立足大理念、突出高质量、拓展新路径三方面推进下一阶段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持续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柯勤飞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各高校借助此次论坛交流共进,共同为打造课程思政建设的“上海经验”“上海样板”贡献智慧和力量。她指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终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战略性举措,形成了“党政协同、学科协同、校院协同、内外协同”的良性机制;紧紧抓住“厚德”和“精技”两个关键点,统筹推进“六大融合”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三级领航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思政赋能“金课”建设理念,做到“三问致新”,追求“三维出彩”。
高德毅以《立德树人的理念创新与理论探索——课程思政工作建设的内涵与外延》为题作主题报告,指出课程思政要遵循三大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贯通于四大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
张黎声从教师、课程和教研室三个层面分析了课程思政2.0的标志及其“时空界限”,并梳理了当前课程思政2.0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难点和瓶颈问题。
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思政具体负责人分别聚焦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及上海课程思政领航高校建设举措和成效作了经验分享和交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代表也交流介绍各自的建设经验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本次论坛通过共同研讨课程思政的理念、举措和成效,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探明了方向,促进了经验的交流与推广,有效辐射了沪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程思政2.0“升级版”向纵深发展。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