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8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8日获悉,华东师范大学合并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智能教育实验室)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方面当日介绍,成立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旨在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抓住智能教育学科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与教育学科的综合优势,着眼未来十年学科发展布局的战略选择与机制创新,推动信息学科与包括教育学科在内的其它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爱民对记者表示,未来,学院将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学校交叉融合;瞄准学术前沿、夯实前瞻性基础研究;融汇科教、产教和智教,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指出,希望学院能以更高的学科站位和国际化视野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推动国家和上海市数字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期待未来能与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合作,成为国家和世界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实践的先驱者。
在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的同时,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对话圆桌论坛活动举行。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指出,人工智能必将赋能教育、但不能替代教师,人机协同将成为发展趋势。他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教育范式、场景、技术系统性创新。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教育,将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转变成“师——机——生”复合主体,人机共融,教学相长的教育,将从“PPT+视频”的场景转变成沉浸式、交互式场景,将从千人一面的教学转变成精准滴灌的个性化导学以及过程性、细粒度、多维评测。
郑庆华提出,“教育数字化”未来的发展应当关注“一硬一软六工程”,即: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建设面向招生考试、学科大数据、知识图谱、数字教材、就业大数据和决策支持等六大工程,构建智慧教育的“四梁八柱”。(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