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高校毕业季:未来白衣天使、未来教师等逐梦正当时
2023年06月20日 18:2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0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20日举行。 即将正式成为白衣天使的毕业生们一同许下了庄重的《医学生毕业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定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以《担当时代责任,攀登医学高峰》为题给全体毕业生上了最后一堂课。他说,2023届毕业生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过寒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范先群对于即将奔赴新征程,寄语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的交医学子,“责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责任是能力,是精神,更是品格。

  范先群期望同学们坚守医者初心,肩负起护佑生命健康的责任。医者的首要责任是仁心仁术,治病救人。“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希望你们用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祛除病痛之苦,救人于危难之际。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责。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中,在精进医术、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担当医者责任,要永葆进取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传承大医精诚。

 

 

  范先群期望同学们坚持创新精神,肩负起推动医学发展的责任。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医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和扩展。启航新征程,希望你们融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新时代,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健康理念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担当时代责任,坚持创新驱动,善于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问题;坚持融合发展,善于通过学科交叉解决问题;坚持生命至上,善于通过成果转化服务人民。医路漫漫,充满崎岖和荆棘;医路求索,需要智慧和勇气。希望你们把握机遇迎难而上,使命担当尽职尽责,开拓进取共创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张浩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张浩回忆了自己在家乡的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北京学习生活的19年,自己从一名青涩的外科医师,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外科主任,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巅峰时刻。他叮咛每一位毕业生,你所经历的每一个失败的手术都会成为你成长路上的墓碑,你所经历的每一次医患或同事间的矛盾都将成为你躺平退却的方向牌。你需要不停的调整自己,去平衡家庭和事业,去平衡自己的欲望和现实的冷酷。你的个性可以热情似火,可以恬静如水,但必须有足够勇气去承受离开舒适圈后生活给你的压力和锤炼。而支撑这一切的就是交医的学生生涯给予你的知识,交医的无数老师言传身教赋予你的医学素养和人生智慧。张浩坚信,未来中国医学的天空,你不一定是那最耀眼的明星,但一定会闪亮。

  在华东师范大学,8000多名毕业生欢聚一堂。在暴风雨之夜过后又见阳光的上午,在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奔向社会这个人生的关键时刻,校长钱旭红院士以“风雨兼程,止于至善!”为题,为2023届毕业生致辞。

 

 

  “这是今天你们这一代不屈青年的真实写照。”他引用一首1980年代的歌曲《风雨兼程》送给即将奔赴未来的毕业生,真诚希望年青一代理解“风光在险峰,待到雨过天晴时,捷报化彩虹”的真意。他阐发了华东师大求实创造、服务社会的内在精神,并希望同学们“历经艰辛,仍然心怀真诚、笑容灿烂,历经磨难,仍然追求卓越,止于至善”。 钱旭红语重深长地指出,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和形势,年青一代要保持谨慎的乐观,因为悲观不能改变现实,只会让同学们出错失误并情势更糟;而乐观可以提高免疫力,使同学们保持信心和专注,随时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

  在毕业生们即将踏上人生又一段新征途时,钱旭红结合其自身的阅读心得和生命体验,送给毕业生六则意味深长的临别赠言:善悟经典,善用有无,善待观点,善爱生命,善迎未来,善事中国。

  他希望同学们以梦为马、以善为翼,风雨兼程、止于至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你们将是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这一切都将因你们的团结奋斗而实现!

  据悉,”2023年,华东师大共有毕业生8057名,其中研究生4407名,本科生3650名。据不完全统计,在2023届毕业生中,将有超过40%的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硕士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将赴基层、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等国家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就业,其中,选调生人数再创新高,选调省份已经达到25个。

 

 

  作为教师代表,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教授在致辞中对华东师大毕业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展翅腾飞,在未来岁月中实现潜能、绽放生命”。他指出,走出学校的校门,绝不是挥别学习的生涯。面对GPT时代的挑战,他建议同学们要做量子思维的使用者。他说,“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追求卓越的人、不放弃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人,就是华东师大要培养的人。”

  1977级生物系校友,国际著名病毒学家、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发感染性疾病研究所所长王林发教授作为校友代表,为毕业生送上祝福与期许。他认为,成功是“用你80%的努力和能力,在你感兴趣的领域里做你喜欢的事情,并且做得比平均水平好”,并指出,“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是用你现在拥有的资源做好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这位学者认为:做人比做好科研重要;做科研比发论文重要;发论文比当院士更重要。

  为了让毕业生在一种隆重而温馨的氛围中告别母校奔赴前程,华东师大一早就开始筹划操办,努力给毕业生打造一个既有爱又有仪式感的毕业季。

  从2014年起,华东师大为每一届毕业生种植一片六月盛开、寓意美好的“毕业花”。今年,学校在两校区种植了面积约1600㎡的24000多株经学生投票选出的毕业花——象征着希望的向日葵。今天毕业典礼上用的花束和盆栽,即是自家的毕业花向日葵,愿2023届毕业生带着最美的品质出发,扎根大地,逐光前行。

 

 

  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为了弥补去年“云端毕业”的遗憾,来自2022届的部分毕业生与2023届的学弟学妹们携手同庆,捧毕业证书,行拨穗之礼,与师长、同窗留下难忘瞬间。30余位来自复旦大学及各合作院校的主礼团嘉宾共同见证珍贵时刻,来自8个系、8所合作院校的16位教师代表通过大屏幕送上温暖祝福,部分家属代表现场分享喜悦,还有更多亲友通过直播平台在线共贺。

  作为学院大家庭的“大家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表示,向同学们送出三副“锦囊”:第一,升级知识;第二,发展智慧;第三,要注满勇气。在人类即将展开与人工智能竞争的时代,我们不能预测所有没有发生的未来,但是我们能够设计我们的未来,并以我们的知识、智慧和勇气去建造我们的未来。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将是英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暂时别过。时代巨变,未来已来,你们将创造属于你们的历史,你们终将成为你们所创造的历史中的英雄。让我们期待你们的凯旋!”最后,陆院长向全体毕业生表达了充满豪情与鼓励的祝福。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