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5日电(樊中华)25日下午,虹口区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礼遇关爱新闻发布会在区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举行。本次发布会由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明办牵头召开,相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分管领导,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心亚、卢广宏,以及历届精神文明先进典型代表参加活动。

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虹口区文明办主任宋叶发布《虹口区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礼遇关爱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旨在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进一步宣传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制度性保障、联动性集成和动态性管理三大亮点,让“德者有得”,从而影响、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争做先锋;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来关心关爱、尊崇礼遇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崇德向善氛围。
《办法》主要包括礼遇关爱对象范围、礼遇关爱内容、保障措施等内容,明确六类受礼遇群体,涵盖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获得者)、全国文明家庭、中国好人、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获得者(含提名)、上海市文明家庭及虹口区道德模范。
据了解,先进典型礼遇政策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共涉及激励慰问、礼遇关爱、困难帮扶三大类24项举措。虹口区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对每位先进典型信息进行了重新梳理统计,并为统计出的先进典型制作虹星卡。先进典型将凭虹星卡享受涉及政治尊崇、窗口服务、文旅体育、宣传展示、节日节庆、医疗健康等方面的礼遇,同时重点覆盖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劳动就业、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此次《办法》的发布,是虹口区健全先进典型礼遇关爱机制的重要举措。虹口区多年来始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动先进典型选出培育工作,到目前为止共选出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5人,全国文明家庭3户,中国好人5人,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含提名)7人,上海市文明家庭17户,虹口区道德模范20人,在全区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张心亚回顾了二十多年的助残路表示,一路走来,离不开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区残联等部门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帮助。
“2012年,在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成立了‘张心亚助残工作室’,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助残服务的平台,解决了固定场地,配备了活动空间,让我们从‘流动服务’转为‘阵地服务’,残障人士也有了固定的‘家’。在各级残联的支持下 ,我们的助残服务逐步走上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张心亚说,“此次《办法》的实施更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对公益人的尊重。这种‘被看见、被支持、被需要’,赋予我们坚定前行的力量。”
拥有三十余次见义勇为经历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卢广宏回顾了最令其难忘的见义勇为经历,并表示:“我平时做这些事,都是凭着一股‘见难不帮心里不安’的劲儿,从没想过回报。这个《办法》让我感受到社会对做实事的认可和关怀。礼遇措施里,从激励慰问到宣传展示,每一项都透着对先进典型的尊重。我希望这种关爱能让更多人看到‘做好事受尊重’,就像我当年毫不犹豫协助警方一样,带动大家遇到危难或可疑情况时都敢站出来、愿意伸援手,让虹口这片土地永远充满互帮互助的温暖。”
虹口区表示,下一步,将用“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在全社会掀起“知晓榜样、崇尚榜样、争当榜样”的热潮,用榜样的力量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为虹口建设“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打造新时代城市文明共同体汇聚强大精神力量。(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