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1日电(徐银)近日,在嘉定区江桥镇嘉匡社区(匡巷三村)活动室,志愿者扶着刚理完发的失独老人陈佩珍慢慢起身:“阿婆,您看看发型满意伐?”这是封浜村党总支与嘉匡社区联合开展的“银发暖心”公益理发项目现场,精准破解了社区高龄老人的“头”等难题。
作为封浜村动迁后的集中安置区,嘉匡社区常住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50%,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27人,独居、残疾老人占比超10%。“去年入户走访时,不少老人都表示,腿脚不利索,去外面理一次发得折腾大半天。”封浜村工作人员闵宇雯回忆,“有位独居的王阿公说,上次理发还是子女三个月前回来陪他去的,这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小事’。”
察觉老人需求后,封浜村党总支迅速牵头,与嘉匡社区以村居联动为纽带,组建“银发服务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吸纳了20余名党员、辖区理发店负责人、居民代表参与,通过全覆盖走访,锁定需重点服务的高龄、独居或残疾老人。

“我们专门制定了《‘银发暖心’公益理发项目实施方案》,确立‘定期固定服务+应急上门服务’双模式。”封浜村党建工作者张婷介绍,他们在社区设立了固定理发点,还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服务,“连老人的理发偏好都记在清单里,比如马阿公喜欢短碎发,说这样夏天凉快、好打理。””
服务现场,刚理完发的马阿公对着镜子摸了摸头发,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去理发店特别麻烦,路上还得歇两回,现在下楼就能理,师傅还会跟我嘎讪胡,比在家待着还舒服!”

截至目前,“银发暖心”公益理发项目已服务老人超420人次。“以前社区里老人聚在一起总说‘理发难’,现在聊的都是下周志愿者又要上门了。”陈阿婆说,小小的理发服务,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拉近了邻里距离。
“从解决‘理发难’这件小事入手,我们摸索出了‘需求精准对接、资源高效整合、服务持续迭代’的治理思路。”封浜村党总支书记姚军表示,下一步,封浜村党总支将继续拓展和深化村居共建机制,推动公益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长效化方向发展,让党建引领真正融入民生细节,彰显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深度。(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