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党建引领社企共建 “银发乐充站”探索社区养老崇明样本
2025年10月21日 16: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1日电(记者 缪璐)“阿姨,这是给您的食用油和杂粮,天气转凉了,注意保暖。”志愿者们一边发放物资,一边亲切地叮嘱着。“这张小卡片做得真贴心,不仅有祝福,还有用电知识和联系电话。”80岁的李大爷拿着刚收到的定制服务卡,对前来慰问的电力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连声称赞。

  重阳时节,上海市崇明区堡镇电业新村的秋意中流淌着别样温情。10月21日上午,社区活动中心内笑语盈盈,由国网上海崇明供电公司携手堡镇电业社区党总支部共同打造的“银发乐充站”迎来了首场活动。活动现场,老人们三五成群,有的在志愿者的陪伴下测量血压,有的围坐在一起阅读交流,有的认真聆听着用电安全讲解——这幅生动的画面,正是这个扎根基层的为老服务空间日常的缩影。

  这份温暖,源自双方自2023年6月签署共建协议以来持续深化的合作。如今,“银发乐充站”作为系列合作成果的结晶与品牌化升华,正以“社企同行,情暖桑榆”的共建模式,为资源相对薄弱区域的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一个可观、可感、可复制的“小切口”样本。

  活动前夕,一场社企共建为老服务联建会议在社区会议室举行。与会双方在回顾两年多来从爱心慰问、廉政教育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扎实联建工作的基础上,聚焦“银发乐充站”的长效运营与管理,共同擘画新篇。这次会议标志着社企联建工作从常态化协作走向了品牌化、精细化的深度探索。

  “乐充”巧思,破题社区养老资源整合

  “我们这个‘乐充站’的创意,来源于‘崇电’与‘充电’的谐音。”国网上海崇明供电公司党建部负责人介绍道。这个巧妙的品牌谐音,将企业专业优势与社会服务责任深度融合。面对电业新村社区电力退休职工占比高达85%的实际情况,该品牌精准聚焦这一群体并辐射全体社区长者,通过有效整合企业与社区资源,创新构建了思想“充电”、健康“充电”、生活“充电”三大核心场景,旨在破解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单一、可持续性弱的普遍难题。

  重阳首秀,“三维”场景彰显样本价值

  在“九九重阳节,久久伴桑榆”主题活动中,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生动验证。

  生活“充电”体现精准关怀:活动现场,国网上海崇明供电公司工会会同党建部、团委、明昕公司、配网部等多部门,与社区党总支一同为社区80岁以上老人送上暖心物资。随赠的定制卡片别出心裁地融合了共建元素,重阳祝福、安全用电知识及片区客户经理电话,将泛泛的慰问升级为精准、长效的服务链接。

  思想“充电”赋能平安晚年:“家里的插座如果发烫,一定要及时更换。”讲解员用当地方言,结合实物演示,将专业资源转化为老人易懂实用的居家安全指南。在社区老年活动室,公司青年志愿者正在为老人们开展电力安全知识讲座。二十余位老人专注聆听,不时点头。此举也延续了此前共同组织退休党员赴廉政教育基地学习等“思想充电”的良好传统。

  健康“充电”激活内生动力:站内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由电力退休职工组成的“银发志愿团”。今年77岁的龚师傅曾是公司发电厂燃化部副主任,如今穿上志愿者服装,熟练地为老邻居测量血压、血糖。“退休了还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特别踏实。”他笑着说。这种“以老助老”的模式,不仅缓解了服务力量不足的压力,更赋予了老年群体价值感与成就感,实现了精神的“再充电”,构成了该样本最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这也正是企业对曾为建设事业奉献青春的老同志们表达敬意的独特方式。

  共建共治,小站点折射基层治理大智慧

  “银发乐充站”的成功实践,建立在双方长达两年多、涵盖慰问、党建、志愿服务的扎实共建基础上。它表明,应对老龄化挑战,关键在于激活基层社会的“毛细血管”。通过党建引领,这里成功构建了一个社企资源互补、专业力量与银发力量共融的治理共同体。

  这个扎根于崇明岛一个普通社区的“小站点”,其价值不仅在于服务了本社区的老人,更在于它探索出的“党建引领、社企联动、以老助老”的可复制模式。正如社区党总支书记樊冬丽所说:“‘银发乐充站’就像一颗种子,我们期待它在更多社区生根发芽。”这个充满活力的实践,正为同类地区提供着富有启发性的基层方案,让“桑榆晚景”在社区的温情网络中,暖意更浓,活力更足。(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