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7日电(谢梦圆)26日,士林润园示范区以“上海中心城纯合院风貌开创者”的姿态正式对外开放。南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暴智浩,华润置地华东大区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昕轶,南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洪莉,华润置地上海公司党总书记、总经理娄山杰出席开放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兼具城市意义与居住价值的时刻。
王昕轶表示:“从拿地到示范区呈现,我们始终以‘为中心城造传世居所’为目标。今天的开放,正是这份初心的首次亮相,它将证明中心城的低密生活,能够在历史文脉与现代需求中找到完美平衡。”
暴智浩在仪式上强调:“士林润园项目既是老城厢历史记忆的当代延续,又是国央企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典范,更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城市更新的“中国范式。”

上海中心城土地资源早已“寸土寸金”,纯低密住宅供应更是常年“断供”。在这一背景下,由南房集团与华润置地联袂打造的士林润园,依托前者在城市更新与风貌保护领域的积淀,以及后者在高端住宅开发上的优势,为稀缺土地注入新活力,也为追求城心低密生活的人群带来珍贵契机。
项目坐落于黄浦江“世界客厅段”的黄浦老城厢。这片拥有700余年历史的上海城市文明源起之地,不仅孕育了徐光启、姚氏兄弟等文化名家,承载着拄颊山房、九间楼等历史记忆,见证了明清时期世家大族的聚散兴衰;更串联起外滩金融、陆家嘴现代、豫园东方韵味与新天地时尚格调,元代水乡码头遗迹与当代都市肌理在此交融,区位价值无可替代。
士林润园承袭了这块土地“士族林立”的历史基因,以传统合院为蓝本,由被誉为“国内中式建筑开山鼻祖”“全球中式合院引领者”的蒋愈操刀建筑设计,开创了上海市中心新的风貌人居范式。其设计既最大程度保留了老城厢“窄街深巷”的历史街巷肌理,又以纯合院布局形成现代居住所需的私密性与灵活性。项目将103户合院别墅划分为10个以“大德里”“怡兴里”等历史地名命名的组团,延续城市记忆。这些建筑面积210至 500平方米不等的合院别墅,空间格局丰富多样,既保留历史记忆,又以“一宅一定制”满足现代个性化需求。同时,项目提炼35组石库门头、44个外立面构件等地元素,运用22种材料复现多元风貌,涵盖街店式、江南民居式等风格,让社区如风貌建筑博物馆。此外,项目复刻经典石库门“随墙门”形制,门楣匾额可依业主家族文化定制题字,传承家族精神。

当前城市更新中,“让历史风貌摆脱符号化”是行业共性课题。士林润园作为“市中心纯合院风貌社区”,以非遗定制为核心竞争力,成功让百年海派风貌从“建筑符号”变为“可体验的生活”,为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上海城市更新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士林润园在开发中,跳出“复刻历史”或“割裂传统”的二元对立,以“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共生。这种共生不仅体现在建筑与文化的传承创新上,更在景观打造中得到生动诠释。景观大师朱育帆及其团队精心打造的“润园八景”:海上花、文开园、云间诗、小桥头、亭桥街、申之华、拄颊映、棹湾处,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润园八景”的每个名字都富有诗意或蕴藏典故,团队充分挖掘地块蕴含的历史记忆,截取8个不同时代的故事或场景,用现代设计语言转译人文风物,既符合当代人文雅趣,又实现对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像“拄颊映”取意于明代董其昌的读书处拄颊山房,以枣树造景呼应董公手植枣树旧事,藤蔓缠绕的花架巷道隐喻文化传续生生不息;“申之华” 用 “帝王黑”天然奢石等材料,经手工切割打磨拼装勾勒出玉兰花造型,旁立百年广玉兰古树,让市花在石材上永恒绽放,形成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对话。
在项目整体营造中,这样的共生理念更是贯穿始终。士林润园103席合院沿袭“一宅一园”的旧时格局,并完整保留53处原址构件,建成一座“城市DNA库”。老宅中的历史细节也巧妙融入现代设计,例如张家族宅的界石变成了墙角雕塑,胡氏墨厂的雕纹化作山石屏风,让老物件在当代居住场景延续生命力;改造中保留原有街巷肌理,落架平移南厢云阁,植入现代居住功能,让老城区“烟火气”与新社区“品质感”和谐共生。(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