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时代命题下,企业如何超越传统慈善模式,履行其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一道必答题。近日,国内高速有线通信芯片领域的先锋——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尚德实验学校达成“产教融合”战略合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本。

如今,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正不断演进。对于裕太微电子这样的硬科技企业而言,其首要责任是以卓越的产品与技术推动产业发展,这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而随着公司于2023年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并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最佳ESG科创板上市公司”等荣誉,企业对责任的认知也完成了从“经济义务”到“生态共建”的升维。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终瓶颈往往是人才缺口。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脱节,基础教育阶段对硬科技的陌生感,使得人才供给在质量和数量上均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将自身的产业资源、技术知识和创新平台向教育系统开放,赋能人才培养,成为裕太微所选择的社会责任践行之路。
在“产教融合”方面,裕太微聚焦于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度链接,将企业的前沿课题与高校的科研力量相结合,希望能为行业孵化出既懂理论、又懂实战的顶尖创新人才。公司已与南京邮电大学建立以太网传输芯片研发中心,成为苏州高新区首批“苏州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之一,并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长三角国创联合创新中心,在更宏观的层面推动区域产业与教育的协同。
在“科创普惠”方面,裕太微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作为上海市共青团浦东新区高东镇团委公益讲座示范教育基地,通过举办生动有趣的芯片科普公益讲座,致力于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技的种子,也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普通家庭。其公益品牌 “裕太芯球登陆计划” 致力于将芯片科普社会化、趣味化,形成覆盖更广年龄层的公益网络。
此次与上海尚德实验学校的产教融合战略合作,正是裕太微公益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据悉,双方合作将围绕科普参观、职业课程体验、公益宣传和赛事指导四个部分展开,共同探索一种以“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真实专家”为特征的科教融合新模式。
裕太微方表示,公益不是一次性的捐赠,而是长期的责任与行动。企业希望凭借自身在技术、专家与产业视野方面的优势,打造可持续、可生长的公益生态,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培养更多的“未来之星”。(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曹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