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3日电 (王笈)由长宁区地区工作办公室和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艺术品博物馆、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共同协办的首届苏河源创享节暨长宁区创新社会治理“一街一品”现场会3日在苏河源街区的洛克公园举行。《时光交错苏河源——北新泾今昔》于此间发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北新泾自南宋以来的一系列发展变化。

《时光交错苏河源——北新泾今昔》由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街道办和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共同编写,联合来自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政协的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讲述了地处苏州河和新泾港交汇处的北新泾,作为沪西一片具有千年历史绵延的土地,自近代以来在农业、民族工商业、市民生活、交通枢纽、城市融合等方面的传奇故事。
苏州河与新泾港的不断流淌,孕育了北新泾的历史与未来。黄浦江和苏州河见证和记录了上海发展的历史,串联起上海的文脉,也滋养了上海强大的创造力。北新泾恰好位于苏州河起源之地,吴淞江在流经北新泾之后的河段才被界定为“苏州河”。此前不为人知的是,北新泾因地处吴淞江和新泾港的交汇处,早在南宋建炎、祥和年间(1127—1279),就有先民从各地迁徙至此,先民沿新泾港两侧的周家塔、沈家宅、小泾浪、王金更、中新泾等地扎根,开垦耕种,逐渐形成村落。从今天回望,北新泾已走过千年悠悠岁月。

“北新泾”因水而得地名,新泾港古称“新泾浦”,在明、清和民国时期称“新泾”,因集镇地处新泾港北端,故定名“北新泾”。北新泾与苏州河的渊源辗转百年,自清中叶上海开埠以后,吴淞江流经上海市区的一段因直通苏州被俗称为“苏州河”。苏州河横贯上海市区,拥有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趁着黄金水道的舟楫之便,北新泾成为了上海民族工商业的摇篮之一。上海开埠前,当地百姓素有“东有曹家渡、西有北新泾”之说。北新泾还孕育了中国革命思想的星星火种,同时,苏河源·北新泾集成了江南的民风民俗,许多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