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经典科普IP《十万个为什么》拥抱XR技术 首发《看不见的系列:食物的旅程》科普展览
2025年07月24日 18: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4日电(张亨伟)近日,国民科普品牌《十万个为什么》版权方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与上海窗画廊®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深度融合扩展现实(XR)技术与《十万个为什么》的经典科普内容,共同开发大型沉浸式互动展览IP矩阵。这标志着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科普第一IP首次系统性进军XR领域,致力于为公众带来前所未有的科学认知体验。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旗下的科技与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本项目提供学术支持。

  作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启蒙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始终致力于以最有效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激发探索精神。面对智能化、数字化、沉浸化体验的新趋势,版权方积极寻求IP活化与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突破。此次选择与窗画廊®合作,正是看中XR技术在构建深度认知场景、提升学习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作为创刊逾六十载的经典科普IP,《十万个为什么》曾启蒙了数以亿计的读者,为中国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事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立足于新的时代语境与科技浪潮,《十万个为什么》中那些引人入胜的“为什么”转化为可感、可触、可探索的沉浸式世界,是科普教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必然方向。而作为新一代空间计算与三维叙事的载体,沉浸式XR大空间则能让 《十万个为什么》中那些抽象、动态的复杂知识“活”起来,让观众从“知道是什么”跃升为“感受为什么”。

  此次战略合作的首个成果——大型沉浸式科普展览《看不见的系列:食物的旅程》将于2025年全球首发。该项目旨在利用前沿360度覆盖的图像技术手段,将抽象复杂的生命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探险旅程。

  在XR体验中,观众将化身“微缩探险者”,借助穿戴式设备,亲身踏入一个精心构建的微观世界:穿越逼真模拟的3D口腔咀嚼工厂,体验胃酸汹涌的化学分解过程,漫步于长达8米的肠道营养吸收隧道,并深入观察万亿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生态圈。项目将运用先进的光学透镜技术与实时物理引擎,将食物分解等生理过程具象化,打造“在人体内行走”的沉浸式科幻体验。甚至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机制,也将通过创新的第一人称互动形式,让观众得以生动感知。

  据悉,项目将依托窗画廊®自主研发的“大空间多人协同交互系统”,构建800—1000平方米的可自由行走空间,突破传统图文视频的平面化限制,在三维空间中实现知识的立体呈现与深度探索。

  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旗下的科技与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本次合作的学术支持单位,其专家团队将为展览的科学性、艺术性与技术融合提供专业指导。窗画廊®CEO在签约仪式上提到,其全场景物理交互技术旨在重新定义科普教育的“五感认知模型”,但核心目标始终是服务于《十万个为什么》IP的科普使命——将“知其所以然”升级为身临其境地“感其所以然”的方法论革命。

  未来,《十万个为什么》XR科普生态将持续构建,围绕多学科领域开发系列沉浸式项目。首展启动后,项目计划将陆续登陆全国各大城市科技馆、博物馆及文化地标,推动科普教育的数字化升级与体验革新,让公众在自由探索的乐趣中,亲身感知科学演进的内在律动与生命世界的精妙奥秘。(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