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30周年 相关研讨会在沪举行
2025年07月24日 22:3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4日电 (记者 王笈)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国际政治丛书”30周年与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出版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文科楼举行。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30周年与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出版研讨会。 周文强 摄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30周年与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出版研讨会。 周文强 摄

  “当代国际政治丛书”创办于1995年,是国内首套以国际政治学原创理论专著为特色的丛书。30年来,丛书已出版37部著作,致力于挖掘优秀学术成果、打造顶级学术平台,见证推动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成长。自2018年以来,丛书中多本著作实现版权“走出去”,带动“关系理论”等核心概念进入全球国际关系研究话语体系。丛书在为中国学者发声、助力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回顾了丛书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丰硕成果。丛书既强调对国际重大问题的学理性阐述,也兼顾理论范式、学术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在此过程中始终体现来自中国视角的关怀。面对百年变局与人工智能技术新挑战,丛书要坚持以理论原创为核,以品牌效应为翼,致力于推动中国理论“走出去”,实现从“西方理论消费者”到“经典概念供给者”的跃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苏长和指出,知识体系构建往往包含知识形成、教育转化、海外传播三个阶段。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已形成历史性、逻辑性、制度性、实践性、秩序性五种知识类型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标识性概念。“关系理论”的案例解释了中国学者构建的一般性理论被国外本土化并融入国际话语体系的过程。未来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需积极拓展海外学术市场,通过与本土化与全球化良性互构,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本次会议汇聚学界和出版界的顶尖专家学者,是对中国国际话语地位提升、国际关系日益成为“显学”的呼应。丛书构建了开放良性的学术共同体,系列著作也构建了完整的国际关系知识图谱,展现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成熟度与系统性。(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