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玛丽·雪莱:往日魔影》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
2025年08月21日 10:3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1日电 (记者 王笈)中译出版社近日在上海举办《玛丽·雪莱:往日魔影》新书发布会。

《玛丽·雪莱:往日魔影》书影。 中译出版社 供图
《玛丽·雪莱:往日魔影》书影。 中译出版社 供图

  《玛丽·雪莱:往日魔影》是荷兰作家安妮·埃克哈特创作的悬疑小说,以玛丽·雪莱、珀西·雪莱、拜伦等真实人物的历史事迹为基础,大胆推测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的真实动机。小说采用双线交叉叙事的手法:一条线讲述了玛丽在与珀西、拜伦等人的文学聚会中,因内心创伤而难以提笔的困境;另一条线通过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玛丽少女时期好友被怪物诱骗结婚的神秘事件。

  本书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荷兰语教研室主任陈琰璟表示,书中描写的玛丽与珀西的关系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作品通过大量细节展现了玛丽内心的挣扎:作为一个追求精神进步的女性,她既支持珀西探索反传统的爱情观,又深受其自由不羁性格的困扰。这种复杂微妙的情感互动,既展现了玛丽脆弱的一面,也呈现了二人关系中前所未见的深度。

  推理作家、推理书店"谜芸馆"创始人时晨则对玛丽反抗不公的勇气印象深刻。他指出,玛丽的父母都是当时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她不仅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更继承了这种进步精神。在文学创作上,她的才华不输珀西、拜伦等男性作家;面对无理要求时,她也勇于维护自身权益,堪称一位杰出的女性典范。

《玛丽·雪莱:往日魔影》新书发布会。 主办方供图
《玛丽·雪莱:往日魔影》新书发布会。 主办方供图

  本书作者安妮·埃克哈特认为,玛丽·雪莱创作《弗兰肯斯坦》的动机源于对世间不公的愤怒,这一观点在《玛丽·雪莱:往日魔影》中也有所体现。

  对此,时晨分析道:“玛丽所处的时代正值科学飞速发展的启蒙时期,许多以往不可能的事情都因科技进步而成为现实。玛丽或许仍深陷丧女之痛,于是幻想通过科技手段复活逝者,这可能是她创作《弗兰肯斯坦》的原始动力。”

  陈琰璟补充说,当时的电流实验、生物研究等新兴科学成果,为玛丽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素材,她将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认知,最终创作出影响深远的作品,这一创作过程在《玛丽·雪莱:往日魔影》中也有精彩呈现。

  在时晨看来,玛丽·雪莱不仅是科幻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开创者,其作品更启迪了后世无数伟大创作,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弗兰肯斯坦》中"创造物反噬创造者"的隐喻至今发人深省:即使怀着善意,不同个体或文化之间也可能难以互相理解,这个关于接纳与排斥的永恒命题,对当今社会仍具启示意义。

  陈琰璟则认为,虽然时代变迁,但人性中的某些困境始终相似。玛丽和她的故事提醒我们:过分的执着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一启示永远不会过时。(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