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1日电(谢梦圆)“以前我更多描写抗日的小英雄、小战士,但这次我想重新换一个角度,体现出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都是投入的,不仅是投入到一线战场上去,老百姓也在后方坚守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简平在上海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说。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原创主题连环画《不屈的手指》新书首发式在2025上海书展现场举行。该连环画根据简平的长篇小说《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编绘,讲述了1940年至1941年上海宝山路上一群流浪儿,因意外结识了会表演魔术的小姐姐,而进入一场抗日救国的魔术奇遇的故事。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故事里的每一条马路、每一栋建筑、每一桩历史事件的发生场景,全部都是真实的存在。
简平告诉记者,他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查找资料,补充历史上的每一处细节。为此,在几年中,他顶着烈日、寒风,骑着自行车,对每个地方都亲自去做了勘察,“不过在翻阅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历史是被遗忘的。希望我的这本书能够保留一些文化密码,然后让它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开,将上海的这些文化挖掘出来。”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刘为民参与了《不屈的手指》的绘画。他表示,因为书中的主角是孩子,他们年纪小,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身体和脸部特征不明显,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孩子形象拉不开距离或者画得老气,这次故事中有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创作的难度大大增加。
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要画好这部充满童趣又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最关键是个“动”字。动能使孩子生动活泼,动可制造紧张的气氛。“于是我先在孩子们的动态上下功夫,尽可能使孩子们在画面里“活起来”。再借鉴电影取景的手法,近景、中景、特写交替运用,同时根据情节的需要采用仰视、俯视、平视等多种角度进行构图,给读者一种不稳定的视觉效果,从而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