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从海军看海权与国家兴衰 ——《牛津英国海军史》出版
2025年08月21日 21:38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1日电(李秋莹)近日,《牛津英国海军史》由光启书局出版。该书汇聚英国海军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军事史学家的专业眼光,勾勒了从中世纪维京防御体系到20世纪全球战略转型的英国海军沉浮乃至海权演进图谱。该书主编约翰·理查德·希尔(1929—2017),英国海军少将。从1946年开始在英国海军服役,曾在英国国防部、皇家国防研究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工作,在海军实操和理论研究领域均有丰富经验。译者侯美,系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讲师,《军事历史研究》编辑,研究方向为外国军事思想与外国军事历史。

  专业权威:多角度再现英国海军兴衰历程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英国海军的发展演变。从15世纪的早期经营开始,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百年战争、殖民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时期,不同历史阶段英国海军的历史沉浮。由于撰稿作者均为海军理论和实操领域的专家,其叙述方法和切入角度不同于一般的通俗历史写作,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水准,即从技术、制度、战略、文化等角度展开。一是技术革新,从都铎王朝的轻帆船到纳尔逊时代的战列舰,再到20世纪的航空母舰,解码了舰船迭代如何改写制海权规则;二是制度变革,深度剖析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军部门改革,还原职业军官体系与国家管理机制的形成轨迹;三是战略博弈,分析了英国历代对外重大战事中海军的筹码作用,包括殖民战争时期的扩张、19世纪的全球布防、二战后的战略收缩等,揭示了海军力量与国家兴衰的共生关系;四是文化认同,通过水手日志、征兵宣传、科学考察报告等史料,追踪“王室海军”向“国民海军”的意识转型,体现海军在英国国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镜鉴:海权文明的辩证思考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强调了海权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联。英国海军一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在英国崛起、缔造全球帝国、塑造国际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英国海军的领先地位不再,但它的历史不容忽视,它是今天发展海军、维护海权的重要历史借鉴。本书除了书写英国海军历史,还包含大量硬核专业内容,有舰船、海战等军事专业知识,海军的人才培养、制度建设、重要人物、临场指挥,将海军的发展同英国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到:英国海军从早年国王的私有舰队一步步转变为国家所有的专业军种,英国的战略扩张或收缩直接影响了海军的规模,历代决策者需要审时度势地制定海军政策,建设海军不仅需要发展舰船等科技,亦需要财政、组织、人事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总之,它表明海军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海军不仅仅是舰船、作战工具,它关乎贸易、战略、外交等诸多宏观层面,海军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放置在海权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看待。

  视觉档案:近200幅插图复活航海记忆

  本书收录了约200幅图片,有早期风帆战舰的绘画,经典海战的绘画作品,近现代战列舰、航空母舰等舰船的照片乃至图纸,海军历史上关键人物的肖像和照片,重要战役的示意图等。读者可以看到:1587年加的斯港口海战、1588年无敌舰队活动、英荷战争重要战役、17—19世纪全球范围重大海战、日德兰海战、1924年战列舰队巡航部署等图像示意;尤其能看到“主恩亨利”号、“胜利”号、“勇士”号、“伊丽莎白女王”号、“铁公爵”号、“冤仇”级航母、“坎伯兰”号等著名军舰的战斗岗位图。这些图像是了解海军历史的重要资料,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正如本书主编所说,海军“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战斗军种,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权力主导的世界里,它也必须经久不衰”。这句话道出了海军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战略地位。除了专业性,本书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英国海军历史的镜鉴作用。在英国称霸的过程中,海军是其海上扩张、建设海外殖民地的工具,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英国海军屡屡扮演了侵犯中国的“帮凶”角色。这是在中文世界出版和阅读此书时务必要注意到的。在当今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英国海军的历史值得引以为鉴。英国海军历史不仅是一部军事史,还是一部“国家强则海军强”的历史,它揭示了海权与国家兴衰的关联,也警示后人合理地运用海上力量,避免重蹈霸权的覆辙。(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