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5日电(张亨伟)从内省(反身)→认知(理性)→空间(自然)→文化(传统)→物质(材料),“衔尾蛇”循环往复的隐喻,构建出内在递进且循环回响的叙事路径。作品《衔尾蛇项链》由青年女艺术家李维伊制作,作品兼具细腻的美感与锐利的视觉冲击,展现女性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力与感知力。

作为“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第五场展览。9月5日,“衔尾蛇之歌:中西女性视角下的艺术和收藏”在久事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中国与西班牙40余位女艺术家的44件作品与女性藏家的收藏品,作品涵盖绘画、影像、雕塑、装置与纤维艺术等多种类型。展览将于9月6日对公众开放,持续展出至10月22日。
为呼应展览核心理念与上海久事美术馆的场馆空间特性,策展团队以“蛇环”为灵感,通过“反身之思”、“万物之理”、“空间之诗”、“传统之化”、“物质之力”五大板块将展览设计为五重套接的架构,贴合“衔尾蛇”循环往复的隐喻,形成五个方向的当代表达。同时,不同展墙色彩亦与多元化的作品风格自然呼应,形成连贯且富节奏的空间动线,以色彩为无形的感知线索,引导观众沉浸式探索这段回返往复的艺术旅程。

女性化的语言体现在材料背后的劳作方式,意味着需要耗费极大的耐心和时间,以及技艺和记忆。展览聚焦女性创作者和收藏者的视角,从不同语境出发,深入挖掘女性艺术独特的感知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围绕身份认同、空间叙事等议题,搭建中西女性艺术对话的平台,探索和呈现女性如何赋予艺术以更丰富多元的价值。

“希望除了绘画之外的雕塑、影像、声音的女性艺术家被大家看到,被公众认知。”策展人之一马楠谈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象征智慧、变革与内省,昭示着通过蜕变迎来新生的破茧与更新之力。2025年恰逢中国的蛇年,为“衔尾蛇”这一古老的意象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与时间共振,指向生命的韧性:创造与毁灭、起点与终结并非截然两端,而是交织、循环的辩证统一,在相克相生中流转不息。艺术家与藏家以各自的方式在艺术的循环与转化中拓展感知边界。

上海久事美术馆“2025西班牙艺术季”自5月举办至今,通过乔治・兰多个展、高迪双展、普拉多博物馆藏品VR展等不同展览,结合艺术、人文、建筑、科技等多维度,为观众打开了多扇了解西班牙文化艺术的窗口。“衔尾蛇之歌”作为“2025西班牙艺术季”又一特色项目,也是塞万提斯学院自2024年起推进的“引领西班牙艺术收藏的女性”项目之一,通过集中呈现两国女性在艺术创作与收藏领域的成果及艺术生态中的作用,为中西两国文化交流互鉴搭建平台。同时,进一步提升“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内容层次与文化内涵,让观众得以从多元视角全面感知西班牙艺术的别样魅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