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7日电 (记者 王笈)《黄梅雨季》首发式暨甘伟诗歌朗诵会16日在复旦大学艺术馆举行。这场以“雨季的重逢与告别”为主题的活动,既是对复旦诗派代表诗人甘伟的缅怀,也让风靡80年代上海校园的诗意情怀跨越时空,与当下年轻一代对话。
该活动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果麦文化、复旦大学艺术馆、复旦诗社、复旦诗派联合主办,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公益俱乐部协办,汇聚甘伟亲属、复旦校友、在校师生及各界嘉宾,共同追忆这位因突发意外离世的诗人。

作为甘伟的首部诗歌精选集,《黄梅雨季》的出版凝聚多方心血,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则让文字化作声音,重现诗意风华。多位嘉宾登台致辞,从不同视角讲述与甘伟的交集、诗集出版的历程以及诗歌背后的精神力量。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严峰坦言,诗集出版的创意源自复旦中文8411 班校友、果麦文化总裁瞿洪斌,“双方编辑团队通力合作,更得到甘伟家属、校友的鼎力支持,尤其是8411班校友群策群力,才让这场兼具纪念与启迪意义的活动得以呈现”。
他特别强调,《黄梅雨季》的价值不仅在于纪念甘伟,更在于为当代年轻人提供指引:“甘伟用诗歌表达他对人生的探索和思考,能为当下年轻人带来启迪,这也是对复旦校园文化的珍贵纪念。”

“我们合力让《黄梅雨季》如期出版,这是一份必须完成的使命。”据瞿洪斌回忆,诗集编撰曾因仅收集到七八十首诗而陷入困境,直到发现博主公布的甘伟手稿,诗集才得以完整呈现。“愿甘伟在天堂诗意栖息,而《黄梅雨季》会带着他那些充满灵性的诗歌留在人间,留在我们心里。”
复旦诗社现任社长詹杰诚作为年轻一代代表,表达了对甘伟诗歌的思考。他坦言,甘伟诗歌中的“简单与真诚”正是当下年轻创作者欠缺的品质,“很多朋友都喜欢探讨怎样把一首诗写好,却很少探讨为什么写诗的初心,而甘伟用简单、真诚的文字传递深情,值得被更多人学习” 。
据了解,甘伟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复旦诗社第七任社长。《黄梅雨季》共收录146首诗作,涵盖其早期与后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风靡80年代上海校园的同名诗作《黄梅雨季》。诗集还特别收录了《黄梅雨季》手稿,让读者得以近距离感受诗人的创作痕迹。(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