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日电(徐银)金秋送爽,好戏登场。9月30日晚,位于奉贤新城文脉深处的沈家花园灯光璀璨、掌声阵阵。“一路向南 这里有戏”第八届南上海民间戏剧(曲艺)嘉年华在此隆重启幕,为整个国庆黄金周的贤城文旅活动奏响了精彩序曲。
本届嘉年华由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委员会、奉贤区南桥镇人民政府主办,汇聚多方戏剧力量,以戏剧为媒,展现南上海的人文魅力与文旅活力。

开幕式上,南桥镇党委副书记马莉苑致辞并指出,走过八年的戏剧(曲艺)嘉年华,已成为展现“贤美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品牌。它不仅是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连接市民情感、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


现场还举行了“南桥镇文旅推荐官”证书颁发仪式和“益新金纽带”消费券启动仪式,标志着本届嘉年华在推动文化惠民与消费联动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以“文化引流、消费赋能”的核心举措正式落地。

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与会代表共同启动装置,宣告本届嘉年华正式开幕。开幕仪式后,原创红色沉浸式悬疑话剧《子夜》随即在沈家花园内上演,观众们跟随演员的表演移步换景,在百年历史建筑中感受红色文化与悬疑叙事碰撞出的独特火花,实现了“建筑可阅读、戏剧可沉浸”的完美体验。
好戏连台,多元剧目满足全龄观演需求
本届嘉年华将演出空间延伸至商圈、乡村、街心等城市角落,真正实现“戏剧无处不在”。从10月1日至8日,十余部优秀剧目将在奉贤中学大剧场、区老年大学、沈家花园、古华庭、传悦坊等不同场所轮番上演,形成“室内剧场+户外商圈+历史空间”的立体演出矩阵。

既有包头艺术剧院带来的温情儿童剧《寻找额吉》、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欢乐互动剧《集合吧!动物宝贝》,也有上海光启话剧艺术中心聚焦现实关怀的沪语话剧《谢谢侬爱我》、上海现代人剧社演绎经典的诗意音乐剧《小城之春》。更有市级非遗奉贤山歌剧《江姐》以乡音致敬红色经典,以及上海评弹团带来的吴韵雅音。无论是亲子家庭、青年群体还是戏剧老饕,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头好”,尽享戏剧艺术的多元魅力。
优化体验,文旅融合激发市民参与热情
除了观剧,本届嘉年华更注重市民的深度参与和体验。戏剧工作坊特邀业内专家,为成人和亲子家庭提供近距离接触表演艺术的机会;“艺”启南桥美育体验课则将良渚古陶、传统印章、海派刀画等手工艺课堂搬到乡村公共空间;“乐在南桥”转角艺术演出让街头音乐会和曲艺表演闪现于人民路步行街、通阳路美食街,营造“转角遇到艺术”的惊喜;“一日看南桥”沉浸式文化walkshow则带领市民家庭漫步沈家花园、古华公园等城市记忆点,阅读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这些活动共同构建了一个不设门槛、全民共享的美育大课堂,真正实现“看得过瘾、玩得尽兴”。
文化引流,“票根经济”联动激活城市活力
本届嘉年华的一大创新亮点在于大力推动“票根经济”,通过联动商圈及特色商铺,推出“一票逛南桥”活动。观众凭任意嘉年华票根即可在合作商户处享受专属折扣福利。同时,由农业银行南桥支行、农商银行南桥支行与南桥邮政全力支持的“益新金纽带”消费券同步发放,真正将文化活动的“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的“留量”,实现了文化惠民与商业促荣的双赢,展现了“人民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八年耕耘,南上海民间戏剧(曲艺)嘉年华已从一场戏剧爱好者的聚会,成长为辐射广泛、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品牌。它不仅是艺术的展台,更是文化的讲台、文旅的舞台和惠民的平台。这个十月,让我们共赴南桥,在一场场好戏、一次次体验中,共同见证“贤美南上海”的无限精彩。(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