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2日电(李秋莹)2025年是阿诺德·汤因比逝世五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历史学家,光启书局在数年前开始策划,经过翻译、编辑、设计等打磨,现正式出版由汤因比主编的《命运之城》(Cities of Destiny)中文版。《命运之城》由汤因比组织多位权威历史学者之力创作,中文版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陈恒领衔的译者团队翻译。全书采用16开精装,篇幅近七百页,收有描绘各个城市的彩色插页,其中有不少是跨页图,此外还专门制作了纪念汤因比去世50周年的藏书票。总体而言是一部兼具可读性、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城市史著作。
汤因比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一反国家至上的观念,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研究的单位,代表作《历史研究》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虽然他晚年曾受到学术上的批评,在他去世之后,他的文明史观在日新月异的学术发展潮流中亦显得过时,但是《历史研究》一直是常销的经典。中译本《历史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发行,陪伴了国内诸多专业研究者和历史读物爱好者。五十年后,相比汤因比所经历和见证的时代,世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今天,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局部武力冲突仍有发生,贸易战等博弈不时上演。“文明”的兴衰依旧是人们绕不过去的话题。汤因比因其关于人类文明的洞见、富有哲思的写作、心系人类的忧思情怀,依旧值得再读。
《命运之城》通过刻画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名城,描绘了一幅关于城市文明的宏大画卷。全书分城邦、首都城市、巨型城市三大部分,共计19章,每一章对应一座城市。城邦部分包括雅典、威尼斯、佛罗伦萨、魏玛,首都城市部分包括亚历山大里亚、罗马、长安、君士坦丁堡、科尔多瓦、巴黎、特诺奇蒂特兰、伊斯法罕、德里与阿格拉、圣彼得堡、维也纳,巨型城市部分包括伦敦、历史上的美国城市、纽约、普世城。这些城市覆盖了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欧洲、隋唐时期的中国、哥伦布到来之前的美洲,以及波斯、印度等文明,工业革命以来的欧美等广阔的地域。
本书是欧美19位城市历史领域知名学者的集体智慧结晶。汤因比负责主编,撰写了全书导读以及每一部分的序言,他的策划、组织和润色,使全书在逻辑上更加统一和完整,避免了“拼盘式”写作的缺陷。具体撰稿的学者来自英法美等国的高校及学术机构,包括古典学家鲍勒、英国科学院院士布鲁福德、法国学术院成员卡科皮诺、美国汉学家芮沃寿、波斯研究专家阿伯里、墨西哥人类学家伊格纳西奥、希腊城市聚居学者道萨迪亚斯等。这些学者术业有专攻,他们叙述了这些城市在巅峰时代的面貌,呈现出生动而多彩的城市历史景观。
本书尝试回答“城市的未来”这样在今天依旧意义重大的现实问题。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全球城市化突飞猛进,在其高光之下,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问题日益加剧。汤因比目睹此景,对城市的未来感到深切担忧。通过主编这样一本城市史著作,他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寻找答案。全书在描绘每一座城市时,都会留意描写造就该城市繁荣的个人或群体,包括伯里克利、歌德、安东尼、隋文帝、阿拔斯大帝等杰出人物,以及居住在这些城市里的普通人:工匠、平民、商人、文人等。换言之,城市是人造就的,城市的光芒因人而生。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人类灵魂的安放之所。”或许这暗示了未来城市的出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