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3日电(徐银)“守岁华 共丹青”。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指导,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物局、芮城县人民政府出品,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联合出品,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全国独家运营推广,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上海西岸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深圳晶英文化演出运营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舞剧《永乐未央》,将于2026年1月16日—17日,在上海西岸大剧院·大剧场,连演2场,该剧将于2025年10月28日11:18正式开票。

国风舞剧复刻“神仙筋骨” 中华文脉生生不息
舞剧《永乐未央》2025年10月3日在北京开启巡演,未演先热,“神仙登场”“国风黑马舞剧”“古建复活”等词条刷爆网络,北京保利首演场一票难求,人山人海,观众好评如潮。“壁画会跳舞”“时空对话内心非常震撼”“古人智慧精妙绝伦”“文化遗产活化方式比任何教课书都来得生动”……观众看完纷纷发出了赞叹,激起了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守护。

舞剧《永乐未央》以1950年代永乐宫迁建工程为核心叙事线索,巧妙将“古建、壁画、琉璃、传承”四重美学维度融入剧情,让沉睡的文物在舞蹈艺术中“活”了起来。在“时空同频”的舞台语汇中,当代建筑师与古代督建者心神交汇,见证动荡历史中“立观度人,时不可失”的建宫宏愿;被拒之门外的元代女画工以生活为笔、想象为卷,将自我生命祈愿绘入《朝元图》的玉女仙班,与当代前来临摹壁画的美术师夙愿共鸣;执着技艺的琉璃匠师与七百余岁的老角神在如梦如幻的陪伴中,共同复原了失传已久的孔雀蓝釉琉璃制法,延续守护的誓言;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迁建者们以十年青春“和三门峡争先,和黄河水赛跑”,众手托举榫卯彩画,终使永乐宫重获新生。

从永乐宫的斗拱飞檐到《朝元图》的绚丽色彩,从孔雀蓝釉的莹润光泽到搬迁工程的举世瞩目,《永乐未央》将原本静置在博物馆、留存于历史中的文物、技艺与记忆,转化为富有情感与故事性的舞蹈语言,以“守岁华,共丹青”的传承主题,彰显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执着铸岁月 青春承未央
这部匠心之作的背后,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创作者与青年舞者们的集体发力。创作团队数次深入永乐宫实地采风,与当年搬迁工程的亲历者对话,将对文化与历史的理解融入每一个动作设计——青年迁建者的坚毅、壁画修复师的细腻、琉璃匠人的执着,都通过舞者们的演绎将饱满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从编导、编剧、作曲、造型等创作人员到主演阵容,以“80后”“90后”“00后”为主力的团队以青春视角解构历史,用现代审美演绎传统,既展现了“执着铸岁月”的坚守,更诠释了“青春承未央”的担当。正如主创团队所说:“扛起文艺创作的重任,用作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故事,既是我们的追求,更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舞剧《永乐未央》出品方、联合出品方及中国独家运营方,上海晶英文化传媒集团总裁陈英武表示:《永乐未央》的诞生,源于一份对文化根脉的敬畏。我们以永乐宫的迁建工程为叙事主线,让跨越七百余年的时空在此交汇——从古代督建者的匠心营造,到现代文物保护者的薪火相传,每一段故事都在诉说文明传承的力量。这不仅是对一座建筑的回望,更是对中华文脉绵延不息的深情礼赞。
“国家队”全A卡司阵容 期待值拉满
《永乐未央》由明星舞者张翰、“西装男团”南丁、丁太聪、王晶、吴富莉等联袂演绎,阵容汇聚国内顶尖院团精英,功底扎实、舞台表现力极强,以肢体再现壁画流转、榫卯相契、琉璃重铸的技艺现场。(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