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6日电(许婧)在数智技术深度融入城市发展、重塑传播生态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作为文明载体与传播节点的角色愈加凸显。为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城市传播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路径,推动学科的交叉拓展与方法创新,首届“数智时代的城市传播学术论文工作坊”汇聚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国内外二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学术交流。
本次活动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体与社会》(CSSCI来源集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人工智能与传播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联合主办。
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邓敏指出,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与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城市传播研究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曹杰强调,城市传播的核心始终是人,数智技术正重塑城市作为传播主体的形态。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则介绍了学院以人工智能为抓手,推动学科转型与人才培养的探索。《新媒体与社会》(CSSCI 来源集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耘耕指出工作坊搭建了一个深度对话的平台,通过论文点评与专题研讨帮助青年学者获得精准的指导,持续聚焦城市传播领域的创新成果,让学术研究更好地回应时代关切。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副社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CSSCI 来源期刊)副主编陈吉则强调,本次工作坊是一个问题共创的平台,学者们共同用突破传统框架的新锐视角,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出火花。
随后的主题发言中,与会专家们从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数智时代传播学者的使命担当、城市想象与智慧城市、媒介化城市、可沟通城市、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等多重维度切入,分享了最新的学术观点与实践思考。此外,主编论坛围绕“数智时代城市传播研究的学术导向”与“期刊-学科协同发展”展开对话,为学者提供了写作与发表的精准指引。
会议分设了多个平行论坛,将深入的学术报告与权威专家的现场评议紧密结合。研讨涵盖了主体性建构、空间生产、技术伦理、话语重构、文化转译等多个前沿维度,生动勾勒出一幅纵深交织的数智时代城市传播跨学科知识图谱。(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