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开拓“超高清+VR”产业新机遇 2025年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特效创新论坛在沪举办
2025年10月27日 18:4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7日电(许婧)2025年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特效创新论坛25日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交流展示中心开幕。

  论坛的主题为“虚拟现实:重构电影新生态”,旨在推动电影强国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汇聚国内外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深入探讨VR电影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拓“超高清+VR”产业的新机遇和话语权,推动中国产业电影高质量发展。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吴坚勇表示,电影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受到国家和上海市的高度重视。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引擎,正经历数字化转型与科技融合,虚拟现实技术正推动电影从“观看艺术”向“体验艺术”跨越。上海大学依托多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积极构建“艺术+技术”跨学科体系,推进虚拟制作等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学研合作。他期待通过本届论坛,进一步促进各方合作,探索技术、艺术与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共同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上海市静安区副区长胡勇说,静安区作为上海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上海电影之城的核心承载区,多年来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引领和科技布局,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面对虚拟现实与超高清技术发展的趋势,静安区积极承接国家和全市部署,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超高清产业集聚区建设,并成立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聚焦关键技术与人才引育。未来,静安将以与上海大学共建创新中心为契机,全方位支持上海电影学院和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深化区校合作,推动更多电影创新技术与“静安出品”在上海大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局校联动机制召集人高韵斐认为,技术始终是电影发展的核心动力,每一次革新都拓展了电影的艺术边界。当前AI生成技术与XR/VR等沉浸式技术正推动电影进入新一轮变革,将电影推向“沉浸式叙事”的新纪元,这也是上海下一步在电影产业发展中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他介绍,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依托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发祥地的优势,成立未来影像科创中心,持续推进科技与电影融合,助力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上海电影特效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小青介绍,学院依托静安区建设“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影视产业集聚区的创新优势,秉持“学院即片场,艺术融合技术”的理念,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效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当前,以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深刻改变电影叙事与创作逻辑,为此学院特邀专家共商“VR+超高清”产业生态,推动技术研发、内容创作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他特别提到,在静安区支持下,学院近期获批并建设了超高清视听内容智能创制实验室、虚拟摄影棚及声音制作平台等重点项目,并与政府、企业合作打造“AI+视听”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资产库,持续完善科研与应用体系。未来,学院将立足静安、服务上海,聚焦超高清、虚拟影像与智能创制的前沿领域,助力上海“电影之城”建设,书写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壮丽华章。

  当天,学院与华美佰纳(北京)影业有限公司、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PICO)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论坛闭幕式上,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丁友东教授呼吁,面对当前电影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学界与业界须紧密携手,共同致力于核心技术突破、叙事语言创新与产业链完善,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电影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期待在明年的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特效创新论坛上与大家再相会,继续共话电影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本届论坛由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为指导单位,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静安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为支持单位,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发展研究院、上海大学艺术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智慧影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协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