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8日电 (记者 王笈)近日,闵行区图书馆联合浦江镇图书馆精心策划了一场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的探索之旅,通过主题讲座、手作体验、绘本分享和插画主题展,带领读者跨越时空,感受考古学的独特魅力。

“科技考古与我们的生活”主题讲座。 主办方供图
浦江镇图书馆永康分馆举行的“科技考古与我们的生活”主题讲座上,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考古系讲师黄超生动阐释了如何运用显微分析、碳十四测年、同位素追踪等尖端科技,从毫不起眼的骨头碎片、炭化残留物中解读古代人类的食谱、用火痕迹以及生存环境,将冰冷的遗存转化为鲜活的历史叙事。结合自身在四川、西藏等多地的田野发掘经历,他还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这些考古发现如何与当今的生活智慧、文化渊源紧密相连,令现场读者深感考古学并非遥不可及。
闵行城市书房花田馆的活动则以汉字为切入点,带领大小读者走进博物馆的青铜器世界——从“尊、爵、鼎、簋”等器物名称的字形起源,到“王、皇、主、帝”背后的权力演变,通过拆解汉字结构与青铜器功能的关联,揭示汉字如何记录文明、塑造思维,让沉睡的文物通过文字活起来。小读者们还利用简易材料,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小型青铜礼器模型,在塑形、纹饰刻画中直观理解器型与汉字字形的关联。

“文明长河 一眼千年”主题系列活动。 主办方供图
据悉,浦江镇图书馆内还将开展“纸上博物馆”之旅——《开课了!博物馆》绘本分享、“寻找国宝里的密码”——《开课了博物馆》插画主题展,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知识,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古文物于引人入胜的讲述中“苏醒”。
本次“文明长河 一眼千年”主题系列活动,从现代考古的前沿科技,到古代宴飨的礼器制作,再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构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今对话,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好奇与尊重。(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