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座无虚席 马伯庸上海交大安泰开讲
2025年10月29日 13:4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9日电(许婧)10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首期人文讲堂邀请中国当代作家马伯庸开讲。现场汇集了交大安泰的校友、老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马伯庸以“历史写在小说侧边”为主题,从砖铭、家书、抄经残卷甚至是民国时期交大管理学院(安泰前身)入学试卷中,打捞被时间淹没的个体声音。

  “为什么我们总被故事打动?”马伯庸开宗明义,阐述了他对人类认知的思考:“当逻辑说理只能激活大脑的局部区域时,故事却能同时唤醒对光影、温度、疼痛的记忆。”这种对人性的洞察,成为他解读历史的钥匙。

  成都武侯祠的两块东汉砖铭,成为马伯庸论证“人民史观”的关键物证。第一块砖刻着“苍天乃死”——一位被欺压的工匠已将此口号刻入砖坯,隐忍等待天下大乱之日。第二块砖则诞生于三国归晋的公元280年,一位经历60年战乱的老匠人刻下“天下太平”时,其欣喜令人动容。

  安泰为何要开人文讲堂?如马伯庸所说,“社会一直在变,科技一直在发展,但是人性一直没变”。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副院长桑大伟坦言,在AI技术与地缘政治双重冲击的当下,商学院聚焦人文并非转向,而是回归本质。 他以交大安泰校友弘一法师、好莱坞影星卢燕为例,指出交大历来具有人文传统,“让历史照见现实,才是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作家、朵云轩集团党委书记陈佳勇认为,文化能跨越圈层,在差异中孕育共鸣,交大安泰人文讲堂可以在喧嚣中筑一方静土,让不同的声音在对话中找到回响,让孤独的思考在共情中寻得知音。

  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施晓颉提到,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珍稀的青金石其实产自阿富汗,由玄奘定名为“金精”,其流转本身就是一部文明交流史。

  本次讲座是上海交大安泰人文讲堂系列的首场活动。人文讲堂由交大安泰高管教育发起并承办,由兴证全球基金特别支持。未来,交大安泰人文讲堂将持续邀请人文艺术领域的学者大家,在科技与商业的交汇处,开辟一片思想深耕的试验田,帮助管理者深耕人性本质实现穿越周期。

  交大安泰高管教育持续秉承学院“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发展战略,围绕组织和企业发展,打造以“成长全周期、行业全链条、创新全景图”为一体的全新课程,以实现工管结合、行业赋能、区域联动和全球视野的价值主张。最终构建多维度、实战型的课程新生态,助力组织与企业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