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王长利:肺癌精准治疗时代的临床诊疗理念已经完全改变
2022年10月13日 14:3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3日电(樊中华 汤彦俊)当肺癌治疗进入“精准化”时代,基因检测会给这一“癌症之王”的诊治带来怎样的助益?癌症诊治的理念随着精准化治疗的普及发生了何种变迁?基因检测又为何被置于癌症精准治疗的前提位置?

  “近年来肺癌治疗特别是晚期肺癌的治疗,一直强调一个概念,即精准化治疗。要实现精准化治疗,没有精准的检测肯定不行,”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王长利教授指出,二十年前,我们对于肺癌的诊断只要有一个病理类型的区分,比如鳞癌、腺癌就可以进行化疗等治疗。到今天,因为各种靶点被发现,针对性的靶向药先后出现,及近几年免疫治疗的成功,要求医生要做出精准诊断,进行精准用药,因此基因检测就非常必要。

  王长利指出,基因检测不仅仅是针对晚期即ⅢB、ⅣA期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对于ⅢA期的患者,也已经不是如传统做法、在患者收治后马上进行手术,诊疗理念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

  “当前临床对于ⅢA期患者的治疗策略是在做病理诊断后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有相关基因突变、然后给与相关靶向治疗,同时伴随手术;如果没有发现突变,患者会进入临床实验组,进行围手术期的辅助免疫治疗,并在期间进行手术。因此对于局部晚期甚至部分二期、三期患者,无论是可手术的还是已经无法手术的,基因检测都是非常必要的。”王长利解释称。

  王长利认为,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检测技术有了长足进展。早些年的时候只能做单基因检测,包括EGFR突变检测、ALK融合突变检测等。但现在已出现了深度测序,大部分患者都会接受二代测序,即做一次基因检测,常见的、甚至一些少见的、罕见的基因突变都可测出。

  他表示,由于病情不同、患者的需求不同、各医院的情况不同等多种原因,检测手段也有多种选择。但做全基因检测,以一次测序来鉴定多个可能突变对患者而言是最有利的。

  王长利同时指出,基因检测并非“一次功成”,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有可能要进行多次检测,“如在进行初筛检查,确定诊疗方案前需要做一次检测,而当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耐药或其他情况的时候,也要重新进行检测,以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同时,王长利指出,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能力的普及,现在可做基因检测的平台也十分丰富,包括社会层面的检测平台,以及各大医院的检测实验室等,“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一个常规工作。”

  王长利表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了相关的靶向药后,其预后通常很好,甚至要优于EGFR通路的患者。EVAN研究的结果提示:EGFR突变阳性的ⅢA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厄罗替尼靶向治疗五年生存达到近85%,与原来ⅢA期36%—40%五年生存率的数据相比提高非常大。因此,对于治疗效果更好的ALK融合患者,如能有一个质控严谨的临床研究,进行较好的质控和完善的数据整理等,应该会得出一个更好的、权威的数据结果,“对此我非常期待”。(完)

  受访专家简介:

 

 

  王长利,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临床医生进修班班主任。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樊中华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