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边缘区淋巴瘤治疗进入“无化疗”阶段 逾百岁老人获安全治疗
2025年08月07日 17:2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7日电 (记者 陈静)101岁的章奶奶罹患边缘区淋巴瘤(MZL),在上海,她成功接受了国产原研药奥布替尼联合CD20单抗一线治疗。记者7日获悉,这位超高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这意味着,MZL治疗迈入“无化疗”阶段。这种血液学毒性低于免疫化疗的方案,为MZL患者,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群,提供了在治疗同时获得高品质生活的选择。

 

 

  据悉,边缘区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好发于老年人。由于边缘区淋巴瘤的原发部位较多、分型复杂、异质性高,导致诊断难度较大,使其处于“边缘”状态。根据《中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生存现状和临床诊疗白皮书》(简称“白皮书”),中国边缘区淋巴瘤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9岁,男性占比为62%。《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版)》将奥布替尼作为Ⅰ级推荐用于MZL治疗。CSCO是指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据悉,目前,MZL治疗以化疗为主,仍存在未被满足的诊疗需求:针对性治疗选择有限,免疫化疗毒副作用大,年老体弱患者治疗选择有限。据介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在B细胞恶性肿瘤的致癌信号传导中发挥关键作用,是边缘区淋巴瘤治疗的关键靶点。以BTK抑制剂(BTKi)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在边缘区淋巴瘤的治疗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为章奶奶治疗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看来,BTK抑制剂未来在治疗边缘区淋巴瘤方面潜力巨大。

  刘澎教授介绍,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及并发症,高龄患者对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等都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说,后续治疗需密切监测患者身体状况,定期复查各项指标,调整药物剂量以保证安全性,预防并发症,注重营养和心理支持,确保整体健康。“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增强抗癌信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治医师徐佳岱补充道,“医患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治疗中的挑战,为高龄和超高龄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章奶奶说,治疗前,自己不停地出汗,浑身无力,吃不好也睡不着,情绪低落,一度以为自己可能走到生命尽头了。在治疗中,自己并未感受到不适。“现在,我觉得自己体力恢复了,走路有力气了,生活又有了信心。”章奶奶开心地告诉记者。据悉,奥布替尼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治疗MZL并纳入医保的BTKi。未来, BTKi在MZL治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在采访中,刘澎教授表示,当老年人充分休息后出现乏力、低烧、盗汗等症状,且淋巴结肿大,需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如今,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临床操作不再设有年龄限制。对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群,医生会个性化地客观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并根据患者意愿开展治疗。(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