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爱德华PASCAL Precision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上市
2025年08月11日 18:04   来源:中新网上海  
PASCAL Ace/PASCAL植入物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11日电(李佳佳)爱德华生命科学(以下简称“爱德华”)近日在上海披露,其PASCAL Precision经导管瓣膜修复系统(以下简称“PASCAL Precision系统”)在中国香港正式上市,适用于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治疗中重度至重度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MR,TR)患者。

  作为爱德华全球经导管二尖瓣及三尖瓣疾病治疗领域的代表性产品,PASCAL Precision系统具备优异的操控性、稳定性以及精确的导航与植入物输送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解剖结构,以创新技术帮助临床医生优化手术效率的同时,为外科手术高风险的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更加微创、安全的介入治疗新方案。

  目前,中国约有2500万人受瓣膜疾病影响,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瓣膜疾病患病率还将进一步升高,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隐患。然而由于瓣膜疾病症状无特异性,公众对疾病及疗法认知不足等,我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呈现出低检出率、低干预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数据显示,大多数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通常在出现严重心脏功能不全后才就诊,总体手术干预率仅为37.3%,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在各类瓣膜疾病中,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是最为常见。据统计,我国需干预治疗的MR患者达750万人;中重度TR的检出率达3.61%,预计患者总数高达8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严重的瓣膜疾病如不及时有效干预,可能导致重度心衰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以重度MR为例,患者5年内死亡率高达50%;而三尖瓣常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起病隐匿且既往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重度TR患者围术期死亡率可达10%。

  传统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无法阻止疾病进展;外科手术虽为金标准,但创伤大、恢复慢,且对高龄、高危患者不适用。TEER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导管将夹合器送至瓣膜处,夹住瓣叶以减少反流,适用于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成为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治疗的重要突破。

  PASCAL Precision系统采用创新性钳夹技术,通过固定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区域的前后瓣叶并促进其对合,有效减少血液反流。其核心优势在于:独立瓣叶操控能力实现精准定位;中央封堵结构增强即时反流控制,可拉伸植入结构适应复杂解剖结构,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同时,该系统通过防损伤夹合设计,在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原生瓣膜的同时,凭借高稳定性与高可控性输送系统优化手术效率。

  爱德华生命科学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钟顺和表示:“爱德华专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65余年,始终坚持以患者为先的突破创新,助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PASCAL Precision系统在全球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与坚实的循证依据。我们期待这款产品在香港加速落地,推动全球前沿医疗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中国心脏瓣膜疾病患者。”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