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中国专家学者破解基因“胶卷”打开新机制 助力多种疾病研究与治疗
2025年08月20日 17:2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人体细胞的基因好比一部超长的“电影剧本”,DNA就像电影胶片,承载着所有剧情内容,胶片则被卷在组蛋白组成的“卷轴”上,形成称为核小体的结构。先锋转录因子则是拥有特殊钥匙的“放映专家”。记者20日获悉,中国的医学专家和学者破解了相关“基因放映专家”打开基因“胶卷”的分子机制。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教授许可、尹贻蒙,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一小以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春来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简称 NAR)发表最新合作研究成果。

  许可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先锋转录因子RFX5是拥有特殊钥匙的“放映专家”之一。此次专家学者们揭示了先锋转录因子RFX5结合核小体并调控其状态的过程,为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关键视角,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细胞性肝癌、胃腺癌、结直肠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奠定基础。

  许可说,先锋转录因子能够先把卷在卷轴上的胶片拉出来,为后续的“助手团队”(其他因子)创造机会,让它们进入,开始播放或者调整剧情,从而决定细胞未来的命运。据悉,RFX5参与调控免疫系统中非常关键的基因开关。如果它坏了,人会得一种叫“裸淋巴细胞综合征”的严重疾病。可是RFX5如何拉出胶片,一直是个“谜”。

  该研究团队借助冷冻电镜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捕捉到先锋转录因子RFX5与核小体的结合画面,揭秘RFX5发挥作用的关键,明确了RFX5的三大核心作用:精准结合核小体特定位置并稳固“开锁”、将DNA“胶卷”拉出以开放基因信息、为后续转录因子创造作用通道。研究团队还通过“分子剪刀”(MNase酶切)实验和“分子距离探测”(FRET)实验验证了上述发现。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RFX5可在核小体不同位置结合,如同经验丰富的“放映专家”灵活操作。(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