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云顶新耀2025上半年营收增长48% 预计全年营收16亿-18亿
2025年08月30日 11:0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30日电(记者 陈静)创新药企云顶新耀30日在此间披露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及公司最新业务进展,2025年上半年云顶新耀实现营业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48%;毛利率76.4%。

  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2025年上半年,云顶新耀通过深化“双轮驱动”战略正在突破成为全球领先的Biopharma公司,成功构建以开发高潜力蓝海市场的大单品商业化平台为基石、以自体生成CAR-T平台与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平台的自主研发与临床转化为引擎的价值体系,推动公司在商业化与研发两大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他说:““耐赋康®强劲的市场增长势头与依嘉®的稳健表现,我们对实现全年人民币6亿-18亿元的销售目标充满信心,并将在Q4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据悉, 在商业化层面,肾病治疗领域大单品耐赋康®表现尤为突出。耐赋康®终端需求旺盛,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销售收入达人民币3.03亿元,同比激增81%;随着扩产补充申请获批,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耐赋康®全年销售额将突破12亿-14亿元, 2026年,该产品销售额或将进一步增长至24亿-26亿元。维适平®(艾曲莫德)作为下一个确定性大单品,将成为未来新增长点,共同推动整体业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药物,维适平®有望成为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一线首选药物。据统计,2024年中国的UC患者数量约为8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00万人。维适平®精准地切入这一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同样稳健增长,通过精干高效的商业化模式,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1.43亿元,同比增长6%。依嘉®已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重要选择,其折点数据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完全批准,并正式更新至说明书。2025年6月,《依拉环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规范(2025)》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敏感性检测标准的建立,为临床医生实现精准用药提供了有力依据。依嘉®与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EVER206共同构成了云顶新耀在抗感染领域的互补产品管线。

  据了解,与耐赋康®配套的Gd-IgA1诊断试剂预计2026年获批上市,其上市后有望填补IgA肾病无创诊断的市场空白。作为可替代肾活检的辅助诊断工具,该试剂通过无创早筛技术能有效提升IgA肾病检出率,未来将与耐赋康®深度联动形成诊疗一体闭环,不仅能提升治疗的精准度与有效性,还可助力提高患者对耐赋康®的长期用药依从性,为公司肾科领域业务构建更完整的竞争壁垒。

  云顶新耀的自主研发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重大突破。罗永庆表示,自主研发层面,公司持续聚焦自研核心管线的关键突破,并加快全球权益产品的临床开发与国际化布局。依托于业内领先的自研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平台及自体生成CAR-T平台,构建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研发管线。

  经过多年的战略布局,云顶新耀已构建了一个覆盖抗原发现与设计、mRNA序列优化、LNP递送技术到产业化生产的端到端全产业链mRNA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布局肿瘤治疗性疫苗及自体生成CAR-T等前沿疗法。

  其中,EVM16作为云顶新耀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其研发进展备受行业关注。今年3月,其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已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顺利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该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即使低起始剂量也能激发晚期肿瘤患者特异性T细胞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EVM14是云顶新耀首款自研进入国际临床阶段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今年3月,该疫苗获得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IND批准,其中国的IND申请也于7月获得受理,成为公司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在中国IND获批。

  在开展自身业务的同时,云顶新耀通过战略性投资进一步拓宽创新边界。2025年上半年,公司斥资约3090万美元参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I-Mab的最新一轮配股。交易完成后,叠加此前已持有的3.2%股份,云顶新耀对I-Mab的持股比例提升至约16.1%,正式成为I-Mab的单一最大股东。(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