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31日电 (陈静 喻文龙)53岁的张先生(化名)近视1200度、散光200度,合并老花和中期白内障,平时包里常备三副眼镜。接受了“智能导航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他很开心地说:“眼镜正式退役!”

“以前做完白内障手术,患者还要配眼镜解决近视、散光、老花,现在通过智能导航,一台手术就能解决患者老花、散光、白内障和高度近视四大屈光顽疾。”31日,眼科专家陈吉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精准导航+超微创”双引擎驱动成为眼科发展未来方向。
陈吉利告诉记者,术前医生用先进设备进行生物测量、术中通过眼科手术导航系统导航引导、术后视觉质量评估全部实现数据化,通过标准化流程的治疗,150多例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后,有近93%的患者成功脱镜。记者了解到,眼科手术导航系统就像车载GPS,术前只要把患者眼部参数输入电脑,术中导航就能实时“指路”,误差不超过0.1毫米。
在“2025第九届眼科发展新引擎学术会议暨上海市眼科医学影像新进展学习班”上,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中心“精准导航屈光白内障诊疗流程示范单位”和“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心”揭牌。“27G玻切手术特别适合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劈裂等黄斑疾病治疗。过去黄斑手术住院至少一周,现在有了27G微创的加持,0.4毫米切口术后自闭让黄斑手术进入‘日间时代’,开完刀就能回家,大大方便了眼病患者。”身为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的陈吉利介绍,“如果把传统23G玻切手术比作‘大刀阔斧’解决所有眼底病手术,那27G就可以微创‘针尖跳舞’专门解决部分精细的黄斑手术。”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就在全新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装机测试完毕当天,68岁的赵先生(化名)因右眼睛突然看不见并持续两天被紧急收治。陈吉利经过检查,确诊赵先生为黄斑新生血管引起的急性黄斑下大量出血,传统治疗就是眼内打针加止血化瘀治疗,这对新鲜的黄斑出血并不是最优的治疗选择,这些视网膜下的出血即使慢慢吸收了,但对黄斑功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陈吉利团队仅用25分钟完成27G微创玻切术。医生应用微针注射技术,用比头发丝还细的41G超微针头注射溶栓药物到视网膜下,术后第一天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显示积血基本被吸收,两周后,赵先生视力恢复到0.4。“眼睛不红不肿,邻居压根看不出我做了大手术。”赵先生说。
据悉,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实习基地也同时落户上海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中心。(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