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4日电( 郑莹莹)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4日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四方将开展合作研究,在华东地区共同启动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为华东地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供应链。
CCUS,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即:通过从工业排放源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加以利用或注入地质构造封存,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CCUS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
该项目将为华东地区工业企业提供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方案。项目将长江沿线等工业企业,比如钢材厂、化工厂、电厂、水泥厂等的碳源通过槽船集中运输至二氧化碳接收站,通过距离较短的管线再把接收站的二氧化碳输送至陆上或海上的封存点,为华东地区长江沿线工业企业提供灵活、有效的、一体化二氧化碳减排方案。
华东地区经济活跃,CCUS的发展符合该地区的脱碳需求。在该区内有多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以江苏省为例,沿江分布了南京经济开发区、扬州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南通经济开发区等,在该区域内部署CCUS集群项目,可以有效降低单位脱碳成本、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此次合作的四家企业优势互补,以CCUS为纽带共同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脱碳产品在全球迈向净零排放环境转型中越来越具有价值,中国石化、壳牌、中国宝武和巴斯夫都是行业头部企业,四家企业通过该项目将形成强有力的联盟,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石油化工、钢材等产品价值链,发展低碳产品市场体系,解锁低碳产品带来的附加价值,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和巴斯夫一起携手,共同拓展商业化脱碳路径,积极推进CCUS全产业链发展,不仅为中国、也为全球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中国石化将持续推进与全球合作伙伴的互利关系,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的要求,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积极贡献。
壳牌集团下游业务董事海博表示,碳捕集与封存为难减排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减碳方式。壳牌正在与合作伙伴积极寻求相关业务机会。该项目非常契合壳牌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脱碳解决方案的减碳策略,并且将为我们实现到2035年拥有每年至少2500万吨碳捕集与封存能力的目标做出贡献。
中国宝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侯安贵表示,未来钢铁将进入低碳时代,是对传统钢铁价值链的颠覆性革命,非一企之力能够完成,需要钢铁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宝武诚挚地希望与各方合作,一起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征程中携手同行,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亚太区的凯礼博士(Dr. Markus Kamieth)表示,气候保护是巴斯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到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与合作伙伴携手开发和使用CCUS等现有和全新技术,对加速实现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期待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这些机会,助力实现更为可持续和气候中和的未来。
多年来,中国石化致力于CCUS产业发展。2012年,国内燃煤电厂首个CCUS项目在胜利油田启动。2015年,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华东石油局携手合作,开启了中国石化内部上下游企业之间二氧化碳资源综合利用的先河。2022年,“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中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2021年中国石化捕集二氧化碳量达152万吨。“十四五”时期,中国石化将加大建设力度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