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0日电(徐银)近年来,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为化妆品行业注入强劲动能,销售渠道持续拓宽、消费体验不断升级,推动全球及中国市场实现稳步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零售额从 2017 年的 2514 亿元攀升至 2024 年的 4357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8.17%;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化妆品原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则显示,2024 年全球美妆及个护市场规模已达 6430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进一步增长至 7878 亿美元。

在行业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化妆品企业面临的舆情风险挑战也日益凸显。 国内知名危机公关机构上海柠檬兄弟近日发布的《化妆品企业危机公关与网络舆情应对管理报告》,正是聚焦这一行业痛点,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明确指出,社交媒体的高度发达使得信息传播速度与影响力呈几何级增长,化妆品企业的危机公关与舆情应对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稳健发展的关键变量。
报告梳理发现,尽管行业整体保持增长韧性,但各类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从产品质量安全争议、广告宣传合规问题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质疑,任何细微的负面信息都可能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发酵,演变为冲击品牌根基的重大舆情事件。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 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的数据印证了行业面临的信任考验:2024 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总量达 176.19 万件,同比增长 32.62%,其中化妆品类投诉 25.18 万件,涉及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 9.76 万件,广告相关投诉 2.23 万件。监管层面同样释放从严信号,国家药监局 2024 年累计发布 19 次化妆品违规通告,通报 535 批次问题产品,防晒、染发类产品成为违规高发领域。
报告深入剖析指出,当前化妆品企业在危机应对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预警机制缺位,多数企业缺乏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能力,难以在风险萌芽阶段及时介入;二是应对策略失当,部分企业在危机发生后反应迟缓,或回应内容避重就轻、态度敷衍,反而加速舆情恶化;三是沟通渠道不畅,信息披露不及时、不透明,导致公众信任度持续下降。
针对这些痛点,报告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企业需构建覆盖全渠道的舆情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潜在风险的精准识别与提前预警;危机爆发后,应遵循 “黄金 2小时” 原则快速响应,以坦诚态度承认问题,同步推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同时,要建立常态化的公众沟通机制,通过官方平台、权威媒体等多渠道及时传递真实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逐步重塑品牌公信力。
柠檬兄弟公关数据中心李宁强调,在消费升级与监管趋严的双重背景下,化妆品企业必须将危机公关与舆情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通过体系化建设形成长效应对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危机来临时有效控制负面影响,守住消费者信任底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未来,随着网络生态的不断演变,行业还需在技术应用、策略创新等方面持续探索,以适应日益复杂的舆情环境。
公开资料显示,柠檬兄弟公关作为国内十大危机公关机构之一,2022年通过 GB/T19001-2016/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18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已发布 10 余项行业深度报告,团队由20余位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组成,在企业危机应对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与实践积淀。(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