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康宁显示科技来华二十年 打造共赢之路
2025年07月11日 18:4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1日(李佳佳 陈馨怡)康宁显示科技10日于上海举办“光映廿载,流光淬彩”——非遗艺术跨界共创媒体体验日,通过非遗艺术与显示科技的跨界共创庆祝其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周年,并讲述康宁如何深耕中国市场,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传承。

  本次活动所作的“掐丝珐琅彩砂画”均以康宁玻璃为底板,并将玻璃生产过程中可回收再利用的边角料融入彩砂中,为成品增添特殊质感。在此过程中,所有玻璃材料均采用康宁熔融下拉制程生产。该制程利用重力让玻璃熔液在空中自然下拉、冷却固化,最终形成纯净、轻薄、平整且具有稳定性能的玻璃。

  这项技术于1964年由康宁发明,既助力了液晶显示的诞生,也革新了平板玻璃制造工艺。在此次周年庆中,它同样为非遗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成为了“硬核”载体。

  纵观六十多年来的工艺发展——从早期小尺寸玻璃基板,到如今的10.5代玻璃基板,康宁致力于改变生活的创新,将科技成果对标生活应用,不断突破玻璃纤薄平整的极限,为大众带来了更高清、更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如今,这项技术的应用早已超越显示领域,广泛延伸至半导体、通信、建筑等多个行业,成为多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手机、笔记本,还是城市中的智慧屏幕,都在悄然构建着大众与数字世界的视觉连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也让先进材料与大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论及康宁显示科技自身的发展,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其始终秉持“早周期布局+战略性本土化”策略,构建起最大至10.5代的先进显示玻璃供应网络,将其全球70%的产能布局于中国大陆。二十年间,显示科技业务累计在华投资超过60亿美元,拥有8处生产基地与1个物流分拨中心,并以技术创新携手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维信诺等本地龙头企业,共同推动中国显示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随着技术不断优化,熔融下拉制程在尺寸、数字化和可持续性方面持续突破。当前量产的10.5代玻璃尺寸约3米乘3米,皆通过空中连廊直连本土客户产线,实现高效环保的交付模式。除此以外,康宁还在不断以本土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变革:如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康宁联合天马发布行业首创的双13英寸多曲率一体黑OLED与滑移式OLED显示屏,为车载柔性显示带来全新想象空间。近年来,康宁还通过康宁希望小学、玻璃科普工坊、创星家创新应用挑战赛、电子图书馆等项目等推动科技教育普及与发展,以实际行动回馈社区。

  “过去二十年,康宁显示科技与中国显示产业共同成长。”康宁显示科技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表示,“立足新起点,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核心,深化本土化布局,助力中国引领全球显示产业发展。中国不仅是康宁的战略重地,更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创新策源地。我们将携手本土伙伴,以可持续发展驱动变革,让创新科技点亮数字未来,同时积极探索履行社会责任与文化传承的新路径,迈入一个更具温度和人文关怀的数字新时代。”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