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秘鲁制造业前景备受关注 中资企业投资机遇引热议
2025年07月13日 20:5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3日电(记者 缪璐)2024年11月,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约80公里处的钱凯港正式开港。这座由中企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现代化深水良港的全面运营,标志着中国与秘鲁、中国与南美之间的海运合作和经贸往来迈入一个新时代。

  在钱凯港万吨货轮的汽笛声中,秘鲁制造业正迎来历史性转折点。这座由中国企业主导投资运营的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叠加中秘自贸协定升级释放的政策红利,为两国制造业合作开辟出“港口+产业+贸易”的全新范式。一场横跨太平洋的产业共振已然开启。

  叠加中秘自贸协定升级的“政策红利”,秘鲁制造业正成为中企出海的“新蓝海”——矿业协同、农产品加工、绿色技术合作等领域机遇涌现,一个横跨太平洋的产业新格局加速形成。

  近日,秘鲁驻中国上海总领馆经济商务处商务参赞Bernardo Muñoz先生接受了《第一声音》节目的采访。双方就秘鲁的经济现状和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沟通与讨论。

  Bernardo Muñoz表示,秘鲁的目标是成为南美洲和亚太地区之间的战略纽带,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产品出口和不断发展的技术来推动区域价值链,并计划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弹性供应链等关键领域深化伙伴关系。秘鲁是一个拥有众多华人的国家,中秘双方在经贸、基础设施、能源、农业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签订,将持续带来变革性机遇。秘鲁中小企业也将通过电商平台触达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对于中秘两国未来的经贸发展,参赞先生表示积极看好:“秘鲁的投资环境非常开放,并且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理想的投资环境。除了一些传统行业,这些年两国也有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比如新能源汽车,已经越来越多的来到秘鲁市场。为了促进市场准入,秘鲁正在简化进口法规并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同时秘鲁政府也在持续探索透明和互惠的框架,期待与中国企业在采矿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钱凯港:制造业出海的“超级传送带”

  2024年11月,由中国企业投资的钱凯港正式启用,极大缩短了秘鲁至中国的海运时间,从35-40天降至23天,同时将物流成本削减了20%。港口每年预计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机会。从时间和成本的双重节约到运输效率的显著提升,这条新航线无疑将成为中国与秘鲁之间贸易合作的强力推动器。而秘鲁的高品质生鲜、冷冻品、海产品,由皮马棉和羊驼毛等高级纤维制成的服装,以及其他亚洲市场需求的商品,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自贸升级:进一步保护和促进双向投资

  秘鲁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国家,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得益于自贸协定,秘鲁的非传统产品开始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秘鲁已成为中国蓝莓、牛油果的第一大供应国,藜麦、葡萄、玛卡、羊驼毛制品等商品在中国广受欢迎。

  2024年11月签署的《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在原自贸协定基础上,升级议定书进一步完善了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和投资等7个协定原有章节,新增了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竞争政策、电子商务、全球供应链、环境与贸易等5个章节。签署升级议定书有利于深挖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潜力,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保护和促进双向投资,为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随着中秘自贸协定的升级和钱凯港的投入使用,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合资企业等方式,参与秘鲁制造业的发展,共享发展机遇。

  秘鲁制造业成经济复苏引擎

  2024年,秘鲁经济增长率达到3.3%,成为拉丁美洲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采矿业增长了2%,非初级制造业增长2.5%,增长显著。秘鲁总理古斯塔沃·阿德里安森说,2025年是秘鲁经济复苏和巩固之年,良好的投资预期将带动经济实现更快增长。秘鲁经济和财政部预计,今年该国经济增长率将略高于3%。

  秘鲁制造业表现出色的领域包括洗涤剂、洗碗机、肥皂等清洁产品以及睡衣等服装行业。秘鲁的不同地区继续出台工业发展激励措施。例如,在某些行业和地区,实施了增值税、所得税和进口关税的免税政策。对于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城市如利马、莫克瓜、拉利伯塔德、伊卡、阿雷基帕和皮乌拉等,因其靠近潜在市场、原材料供应、熟练劳动力、能源和水供应,以及具备废物收集和处置的工业规模,都提供了机会。沿海地区由于靠近海港和工业园区,物流成本也较低。

  中秘产业互补,制造业前景广阔

  秘鲁是全球第二大铜、锌生产国,银、铅、金等储量丰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矿业设备制造、金属加工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支持。秘鲁矿业发达但本土设备制造能力有限,中企可投资矿山机械、金属深加工(如铜线、铝合金)等领域,就近供应矿业公司。

  中国和秘鲁产业、贸易结构的高度互补性,秘鲁凭借资源禀赋、贸易便利性和政策支持,为中国制造业投资提供了资源整合、成本优化及区域辐射的机会。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秘鲁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第二大投资目的地。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376.91亿美元。据秘方统计,过去14年,秘鲁对华出口增长325.9%,年均增长率达13.2%。

  国内消费领域专家王岑表示,秘鲁制造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未来前景广阔。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推动双方经济合作迈向新台阶。(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