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国内最大跨度三线曲弦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施工完成
2025年10月28日 12: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8日电(徐银 张梦洋 赵振宇 王昊)10月26日凌晨,总长154.8米的蓝色桥梁稳稳跨越上海浦东新区杨高北路,标志着由沪杭公司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沪通铁路二期高桥特大桥跨杨高北路及港城路交叉口钢桁梁圆满架设,创下两项纪录:国内最大跨度三线曲弦下承式简支钢桁梁,国内最大吨位桥梁领域SPMT(自走式模块化平板车)整体移运。

  沪通铁路二期项目连接苏南和上海沿江、沿海地区,长约111.4公里,新建线路约106.8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中交二航局承建站前5标段位于浦东新区境内,包括正线7.97公里和3条外高桥港区支线16.04公里。

  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高桥特大桥152米下承式简支曲弦钢桁梁的建设堪称“在刀尖上跳舞”。全桥总长154.8米、节间长度为16.5米和17米、桥面宽度21.18米,主跨长达152米,钢桁梁采用双主桁结构,单片主桁由上下弦杆、副杆交织而成,配合横梁、平联、桥面板等构件,形成稳固的空间桁架体系。桥位环境极为复杂:毗邻既有外环高速和在建沿江高速,斜穿车流密集十字路口——日均车流量53600辆,高峰期每小时5380辆;地下176处管线纵横交错,47号桥墩距浦东机场航油管道仅6.07米、距原水管道5.75米。

  为保障施工顺利推进,项目部多次开展专项施工方案评审,同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针对交通封闭、导改及分流方案反复研讨。经多轮优化,创新性确定“三线曲弦下承式钢桁梁”方案。该方案具有三大创新亮点:采用无竖杆整体节点曲弦三角桁架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稳定性好,还实现了外形美观、用钢量优化,总用钢量控制在4996吨;主桁架之间通过钢横梁与正交异性钢板组合构成桥面系统,提高了整体性能;下部结构优化结构形式后,承台尺寸缩减30%,最大限度避开地下管线。

  为确保钢桁梁精准就位,项目团队采用了“先异位支架拼装,后SPMT智能整体移运,再精确落梁调整”的全新施工方法。钢桁梁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拼装的方式,钢桁梁支架由4组共52个可转化支撑整体式拼装支架片体拼装成;关键的移运环节,由多组模块化平板车车组成“钢铁驮队”,在智能控制系统调度下,将5600吨重的钢桁梁完成旋转、纵移,仅用6小时就实现从拼装区平稳跨越繁忙路口、精准抵达桥位。

  沪通铁路二期通车后,将成为首个接入浦东国际机场的铁路,填补上海东部地区干线铁路空白,极大缩短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强上海对南通、苏北乃至北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功能,同时对缓解京沪铁路运输紧张、推动沿江两岸产业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