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各界人士共议党史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
2021年05月15日 21:2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5日电 (记者 许婧)党史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在14日举行的“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创新实践论坛暨党支部优秀案例展示”活动中,来自上海基础教育领域、高校、企业界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热议该话题。

  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唯实文化研究所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积极关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建设,师生开展了德育课件开发、李吉林的故事情景剧展演进中小学课堂、校友郭大力翻译《资本论》相关故事专题党课等活动,并进一步以“党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为主题开展论坛,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和行动。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中,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创业故事是最鲜活的教材,能让人从感动中汲取精神伟力,榜样作用与理论阐释相结合,将更为有效、更能入脑入心,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处长年士萍结合论坛主题分享了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的设计和资源开发案例。他提及,聚焦讲好生动的党史故事,开展编写上海地方党史著作和《光荣之城上海红色纪念第一版》等党史知识读本、上海党的重要会议资料馆藏展览活动、音频学习资源的建设等工作,借助丰富、生动的党史故事,推进青少年的党史教育、思政教育。

  上海唯实文化研究所所长徐建平表示,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研究所将继续联合社会各界,在青少年当中开展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传播,向建党百年献礼。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筹)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分享了他对于学科德育体系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若干思考。他提出,党史教育融入学科德育要有大格局,系统利用学科德育讲好历史,通过利用大教材挖掘以史育人的丰富内涵,拓宽大载体创新育人的方式方法来感受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要确立课程思维、理论思维、故事思维、系统思维四种思维。他认为,党史故事、学科德育是教给孩子们真善美的,这样的工作有意义、有温度,也可以打动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就“学科教育如何践行立德树人”主题进行发言。他从杜威“教育中的道德原理”谈起,强调了道德目的存在于一切教学中并且居于主导地位。“通过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一位充满活力的老师、一个充满活力的职业,来获得道德。”周彬院长鼓励教师们去发现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件偶发事件中培养道德的可能性,要培养学生心智上的洞察力,从知识习得走向价值判断,用行动检验道德。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夏建国报告了“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课程研发项目。该项目包含了针对中小学学生群体研发的《恩来说》、《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等主题课,强调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具象化、形象化、生活化和叙事化。他指出,未来研发团队将提炼形成中小学生红色基因德育主题课程的可推广经验模式,将红色基因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或第二课堂德育体系,并为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在教学案例展示环节,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黄健同学分享了该支部作为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的创建成果。论坛播放了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苏百泉老师的学科德育示范课视频《从两篇经典文献看陈云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两位研究生也在论坛上展示了党史教育融入学科德育的创新案例。在教学案例展示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政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孟祥萍分别对支部建设成果汇报和三个教学案例进行点评。

  论坛特邀嘉宾革命先辈陈云长女陈伟力表示,将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与家父陈云在上海留下了诸多光辉足迹,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红色基因,也是学习党史的生动教材。她鼓励师生将党史学习转化为实践动力,面对新形势展现新作为,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唯实文化研究所共同设立了“红研专项基金”,积极推进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学科德育,建立社会-高校-中小学协同育人的新体系。(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