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刑民行交叉理论与实务问题法律论坛在上海举行
2025年07月07日 16:4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7日电(康玉湛) 7月5日,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和华东政法大学共同举办,京都上海分所协办的刑民行交叉理论与实务问题法律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

  “很多理论都是抽象思维,是一个有深度又具象化的问题,要和实务界、律师共同讨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在致辞中介绍了刑事法学院薪火相传史,希望华东政法大学能和京都所在实务和理论研究上有更长远的合作。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交叉现象日趋增多,由此产生的理论争议与实务问题随之凸显,亟待解决。此次论坛汇聚理论专家和律师,将对办理疑难复杂刑民行交叉案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从刑民交叉的案件概念上来看,是指一个案件中的行为事实同时涉及刑事、民事两种法律关系,出现两种法律关系的竞合或者牵连的现象,导致出现两种法律责任的竞合、争议、冲突或者并存的案件形态。”在主旨发言中,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田文昌从刑民交叉入手,认为需要以先刑后民的原则处理情况并不多见,受一些常见偏差思维的引导,以及对刑民交叉现象的理论不重视,导致很多案件用先刑后民的方式影响责任认定,需要重视这一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李奋飞以“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辩护策略”为题发言。他认为,刑民交叉案件往往存在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既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与民事不法在实体上的区分,也可能涉及诉讼程序问题,甚至可能存在复杂的法外因素,因而需要律师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审慎选择辩护策略。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杨兴培谈到,涉及法律关系的事实本身既可能涉及民法、行政法,也可能涉及刑法,处理时应当首先整理其中的法律关系,确认前置性的违法行为是否已经冲破了原来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行政法律关系范围,如果已经进入刑法领域,这时才应当通过刑事法律管辖的方式进行处置。

  “刑法条文中有很多涉及交易的表述,包括销售、交易、经营,其中涉及交易的罪名有110个左右,超过了总罪名的五分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袁彬在发言中提及,这种交易型犯罪是辩护上的痛点和难点,实际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交易行为是否成立,是交易型还是占用型,如果确认是交易型,需要再考察这个交易的合法性,对此需要借助对价关系予以合理解决。

  “针对同一事实,在实体法的意义上,如果民事合法,肯定不构成刑事犯罪;如果民事不合法,不一定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刑事犯罪则一定构成民事不法。”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门金玲认为,谁先做,谁后做,因为影响到实际效果,所以在程序法上研究刑民交叉案件的意义很大,可以保障诉权,还会影响案件的实体结果。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上海市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会长马靖云、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公丕国、齐晓伶等以实际案例为参考,进一步诠释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分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咨询委员邹荣以实际例子为引子,列举刑民两个程序之间实体和程序上脱节的几种具体情形。他认为要解决交叉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从前端入手,在立法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刑事、民事、行政同步参与,同步研究,在立法的时候就进行衔接。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臧德胜就行政违法的出罪理由展开论述。他提及的是实务中较常出现的行刑交叉问题,实践中由于二者界限不清,甚至可能出现两者并存的情况,可以从中找到出罪理由,具体的可以从行政违法、行政不违法、行政前置程序、刑法实质解释以及行政认定等角度考虑。

  “食品类犯罪具有鲜明的行政从属性特征,其犯罪构成通常以违反行政法规、未取得行政许可或违背行政安全规定为前提,涉食品犯罪司法认定中的难点主要在于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如何划定。”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汤建彬通过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罪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深入探讨食品行政违法与行政违法的衔接与界限问题。他认为行刑界分的重点在证明标准不同、涉案金额差异及主观明知的要求上,违反行政规章与触犯刑法不能等同。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牛星丽列举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例作为刑民交叉的例子。她认为在这样的案件中,可以考虑采用跨部门和跨程序的信息共享机制,将立法、司法和理论结合来破解难题。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嘉铭,京都上海分所律师陆向辉、李腾分别从证券犯罪行刑衔接程序与证据问题,行刑衔接案件证据使用和认定争议问题,以及信披违法案件中的行刑倒挂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相应的处置情形和解决对策。

  此次论坛围绕刑民交叉案件、行刑证据规则、程序衔接机制等15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闭幕致辞环节,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CEO褚长志表示,此次论坛是京都律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希望以活动为契机,经过思想碰撞,解决实务问题,推动法治进程。此次论坛的圆满举行,将汇聚更多共识,为学界、律师行业精诚协作贡献力量,为社会搭建实务界和学术界的桥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