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7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7日获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绘立德树人“同心圆”,上海的高校、中学和小学在黄浦区复兴公园、中共一大会址共同举办了一场走新的“行走的思政课”。
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党总支联合奉贤区塘外小学、奉城二中共同举办的互动以“花开新天地 薪火永相传”为主题。本次活动同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名花讲堂暨“阅见花开,悦见未来”主题阅读活动的第三期。活动通过融合花卉知识学习、红色书籍分享等环节,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从“书本阅读”向“行走阅读”延伸,从“知识传播”向“价值传递”深入,为持续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工作,加强上海高校阅读文化育人联盟建设,促进“社会大美育”格局构建贡献力量,激励同学们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养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文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永莉围绕 “上海国际花展——百花齐放,自然、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红色地标的花卉叙事”“革命花朵的精神象征——以花铭史,以魂传薪” 三大篇章展开名花讲堂及主题阅读分享。从上海国际花展展现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到红色地标中蕴含着的花卉故事,再到革命花朵承载的精神传承,层层递进,带领大家以花为媒,重温党史、感悟初心。在图文并茂的讲解下,大家对革命精神、花卉文化、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等有了全新的认知,也切身领悟到花卉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寓意与象征。
全体师生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继续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内,全体师生党员伫立在宣誓大厅党旗前,朱永莉书记领誓,大家高举右臂,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入党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大家依次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英汇聚、开天辟地”等主题展区。
在第三单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篇章,文法学院学生党员胡盼以《共产党宣言》为引,为大家阐述其对中国革命的关键作用。
塘外小学大队辅导员周丽萍根据中小学课本中《伟大的友谊》一文,向大家讲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令人动容的友谊故事。马克思经济困窘时,恩格斯毅然放弃自身研究,长期从事不喜欢的商业工作,资助马克思,助力其完成理论著作,彰显出伟大的革命友谊与高尚品格。
上海商学院荣获2025上海国际花展大学生花园节最高奖铂金奖的作品《杉影·时·光》主创团队的园林专业学生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前为大家讲解新天地主会场的特点及周边花卉设计与应用,以花卉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全新切入点,打破了传统模式,为党史学习教育及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了鲜活生命力,让参与者在欣赏花卉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的内涵。
文法学院社会工作221班黄钰分享道:“通过参加‘花开新天地 薪火永相传’主题活动后,我深感这不仅是一场红色文化的研学之旅,更是一次跨越自然与历史的精神对话。当朱永莉老师以花卉为线索串联起上海国际花展的人文科技魅力与中共一大会址的红色记忆时,我意识到那些绽放在革命历史中的‘精神之花’同植物一样,在时光中完成了从‘扎根’到‘绽放’的生命叙事。”塘外小学花宇飞同学分享道:“在复兴公园内聆听的这场关于花与革命精神的讲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梅花,它不畏严寒,即使被冰包裹,也依然绽放,革命英雄像梅花一样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仰,这种精神深深触动了我。”
据悉,活动以文化育人与深化全民阅读为抓手,是探索“大思政课改革”、构建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双提升的一次有效实践。 (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